天安门五吨垃圾的舆论争议
国庆节的到来平抑了舆情的喧嚣,本周来“堵车、旅游、人多”成为了舆论的热点关注词,但本周舆情最受关注的事件是“天安门升旗后留下近5吨垃圾”,在假期持续三天的时间内位居舆情关注度首位,全国超过65家媒体表达观点,超过25万条网民发表评论。
黄金周期间,升旗过后的天安门广场留下5吨垃圾成为了媒体批评的众矢之的,多数媒体通过垃圾表达了针对国民素养的隐忧,媒体观点中“’五吨垃圾’测试文明成色”一文认为随手仍垃圾不仅将一腔爱国热情也随之扔掉了,更扔掉了国人的文明形象,扔掉了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但是相对于媒体颐指气使地指责国民丢掉了爱国热情不同,网络舆论对此产生了另外两种解读。第一种属于“数据派”,通过数据测算推算出国民素质正在稳步提升,知名网友作业本称“5吨已经是巨大进步了,知道去年日产垃圾多少不?告诉你是8吨”随后又有网友测算出“广场11万人平均人均产生垃圾不足45克”;第二种属于“感情派”,认为媒体在新闻中不应刻意放大负面情绪,微博认证为大众网总编辑朱德泉则在微博一片批评声中逆势发声,指出“可以理解的’广场垃圾’与不可理喻的’垃圾人心态’”呼唤媒体的理性表达,丢垃圾不等于不爱国。
用理性批判表达爱国热情成为了本黄金周舆情特点。相对于媒体思维定式中对国民素质的批评必会带来舆论的认可的思维套路,此次媒体集中报道“天安门广场的五吨垃圾”所带来的并非是网络舆论的齐声叫好。网民从不同角度为“理性爱国”辩护,多数网络舆论力挺天安门广场丢垃圾并不能等同不爱国,也承认个人失当行为确实有辱整体国民素质。可见,宏大社会命题中已经出现了民众的个性化表达,这也是新媒体赋予的时代命题。但个人失德与国家形象的对立统一并不等于对每一个公民文明素养的放任自流,诚如网友共勉“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
散客大增打破传统旅游格局
伴随长假到来的舆论问题中“中国式休假”再一次登上媒体关注排行榜,其中新闻《九寨沟数千游客滞留 游客感叹像逃荒》成为新闻话题中互动最高的话题,超过30万网友转发此新闻,超过27万网友吐槽“十一旅游难”。
相对于堵在路上的十一,景区的拥挤和带来的安全隐忧,则更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对象。10月2日,九寨沟景区发生游客滞留事件,景区出动武警维持秩序,景区管理方矛头一致指向少数游客强行拦车致客运系统瘫痪。随后,九寨沟管理局、阿坝大九旅集团九寨沟旅游分公司发布《关于‘10.2’游客滞留九寨沟景区情况的通报》,向游客致歉。针对九寨沟游客滞留的乱象,成功处置过“华山游客滞留事件”的体制内微博大v@陈里并没有批评与苛责,而是连续更新三条微博谏言如何科学疏散与救援。网民在表达景区管理不善的愤怒中也表达了针对“中国式假期”景区的改革遐想,网友“烟一空”认为“每个景区都有一定的接待能力,所以为了环境的保护和景区的维护,就应该推行预约制,设定最高接待限额,黄金周期间要适度’让利’”。
旅游传统格局被打破,告别“团客”迎来“散客”。九寨沟游客滞留事件中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那就是从今年起“散客”成为景区旅游的主体。以九寨沟事件为例,调查显示今年国庆景区游客比去年还少,但出的问题却比去年大。因为去年团队客和散客的比例是7:3,今年比例刚好倒过来。从本黄金周《旅游法》开始实施以来,传统的旅游格局就被打破,相对于“团客”的易管理,景区需要学会如何服务“散客”。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为每一位游客提供细致而周到的服务成为了下一步旅游业需要思考的现实命题。同时,今年国庆期间微博、微信“随手拍”的火爆则把旅游服务质量推升到关乎每一个景点舆论口碑的高度。
(作者系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 庞胡瑞)
上一篇:“中国式休假”伤不起
下一篇:中能主教练张外龙被强制驱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