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舆情频道 > 正文

科学与人文的盛宴 中国海大第三届“科学·人文·未来”论坛举行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2014-10-23 15:24:31 字号:A- A+

    本站讯 2014年10月18日-19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以“教育实现梦想”为主题的第三届“科学·人文·未来”论坛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体育馆举行。来自不同领域的21位文史哲专家以及科教、企业界专家齐聚海大,谈科学精神,谈人文情怀,谈教育理念,谈未来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相映生辉,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论坛由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担任主席。在为期一天半的时间里,文史哲专家童庆炳、周国平、赵一凡、朱自强、朱永新、鲍鹏山、姑丽娜尔·吾甫力、钱文忠、李少君和科教、企业界专家秦伯益、沈国舫、欧阳自远、盖钧镒、张国伟、钱致榕、孟伟、麦康森、吕松涛、吴立新等诸多名家畅所欲言,与现场3000多名师生互动,共话“教育实现梦想”。

    10月18日上午9时,论坛正式启幕,王蒙先生担任主持人,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孙也刚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分别致辞。

    王蒙先生主持论坛开幕式

    王蒙先生首先回顾了“科学·人文·未来”论坛这一品牌活动自2004年创建以来走过的10年历程。他说,10年前举行的第一届论坛,别开生面,很有规模和气势,也很生动、活泼、有趣,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1年的第二届,选择的是“关注海洋,面向世界”的话题,大家切磋琢磨,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天,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以“教育实现梦想”为主题,邀请众多的科学家、人文学者和企业家一起探讨这一面向未来且意义深远的话题,符合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共同愿望,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实现梦想就是这条上下求索之路的一个缩影。

    孙也刚在开幕式上致辞

    孙也刚在致辞中表示,海大人是幸运的,因为老校长管华诗院士的力邀,因为王蒙先生的加盟,因为各位大家的心血投入,海大人能够近距离领略名家的风采,感受文化的魅力,品位文化的大餐,分享智慧的光芒,从而更加坚定谋海济国的赤子情怀。“科学·人文·未来”论坛开创以来,既指引着中国海洋大学在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也鼓舞着海大坚定地走在崇尚学术的路上。孙也刚说,各位专家齐聚海大园,探讨“教育实现梦想”这个话题,架起梦想的桥梁,探索整个民族实现梦想的期望,令人期待,令人振奋。作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中唯一一所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始终怀有一个育人兴海的中国梦。为此,学校将紧紧抓住海洋强国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快建设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管华诗在开幕式上致辞

    管华诗院士在致辞中说,教育在民族复兴中越来越成为国人关注的重点,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将“教育实现梦想”作为第三届“科学·人文·未来”论坛的主题,选择在海大建校90周年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举办。科学与人文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双翼,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本届论坛将围绕教育的真理、教育与人的成长、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的作用等话题展开探讨,这些话题无一不具有非凡意义。管华诗希望通过科学界与人文界专家的对话,在思想的交汇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并在广大师生的内心深处产生强烈共鸣。

    欧阳自远院士在论坛上发言

    论坛第一单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主持。首先上台发言的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他以“中国要飞的更远”为题,围绕中国的月球探测进展和太阳系探测规划进行讲述。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以“教育与培训的不同”为题解析教育如何实现梦想。北京林业大学的老校长、81岁高龄的沈国舫院士向大家讲述了他的“绿化祖国梦”。数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一句“科学家总是非常乐观,充满信心,人文学者却很悲观”开场白,阐释了他对“教育有未来”的思考。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以“当前经济和环境再平衡的思考”为题向大家讲解了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严峻形势和重要意义。

    童庆炳教授在论坛上与师生互动

    18日下午14时30分,由当代诗人李少君主持的第二单元如期举行。上海绿谷集团董事长吕松涛作为众嘉宾中唯一的企业家以“树立生命的信念”为题,向大家介绍了他成长、创业的奋斗历程,他说,一个人的成败得失与技巧无关,与内心相连。我国著名的遗传育种学家、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盖钧镒院士结合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体会,向广大师生介绍了“科技创新与研究哲理”的关系与内涵,并以“学问之道,求其认真。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勤奋以求进,执着以探新。处世之道,求其友善。”与大家共勉。中国海洋大学的老朋友、第三次参加论坛的秦伯益院士提倡中国的教育应该“和而不同”,不能千篇一律,追求一个模式,应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教授从当下小学课本的第一课谈起,告诉大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华文化的载体是文言文,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应该学习。儿童文学家朱自强教授认为要解决目前中国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给孩子一个快乐、幸福、充实的人生,就要让儿童的身心去“闲逛”。

    张国伟院士在论坛上发言

    第三单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张国伟结合他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以“感受感悟和理想”为题,阐述了他对当下中国教育的思考,并描述了他所追求的教育的理想境界。在当代文坛拥有“自然诗人”之誉的李少君结合自己30多年的诗歌创作经验,认为“诗歌是一种心灵学习和心灵教育”,在诗歌创作中只有通过自身不断的领悟,才能实现境界的提高和自我的超越。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钱致榕以“视野决定格局 格局决定未来——科学与人文无从分割”为题,介绍了他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理解。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的赵一凡研究员从两年前王蒙先生为其拟定的题目——“普天之下,莫非王海”讲起,介绍了中国的大陆文明和西方海洋文明的不同,以及海洋对未来中国发展强盛的重要意义。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以“扬理想之风帆 筑精彩海洋梦”为题,阐释了海洋在社会发展、祖国强盛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海洋大学应当担负的使命和责任。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在论坛上发言

    19日上午9时,由著名儿童文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朱自强教授主持的第四单元顺利开启。苏州大学教授、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从“梦想有多大”、“阅读的边界”、“行动的力量”等方面阐释了“一个人的世界有多大”。上海开放大学教授鲍鹏山认为当下教育应该让学生多读中国经典名著,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传承与经典之作密不可分,它们凝聚着我们民族的认同和精神家园。来自新疆的姑丽娜尔·吾甫力教授,以“多民族国家的公共话语建构与各民族知识分子的责任”为题,论述了各民族知识分子在民族团结、社会发展、文化融合中应担负的责任和义务。水产养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作为最后一位发言的嘉宾,用风趣、幽默、睿智的话语,向在场的师生讲述了他的“中国教育梦”。

    论坛共举行了19场报告,每一个单元都设置了交流互动环节。现场的专家、师生或结合报告的内容或针对自己关心的问题纷纷向嘉宾请教、探讨、交流,论坛气氛轻松而热烈。

    嘉宾钱文忠教授与现场师生互动交流

    论坛主席管华诗院士主持闭幕式,王蒙先生做总结发言。王蒙说,论坛的效果超出了他的预期,特别是19位专家的演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谓精彩纷呈,要学问有学问,要见识有见识,要风采有风采,要幽默有幽默,这是三次论坛中最光辉的一次。王蒙说,围绕“教育实现梦想”这一主题,科学与人文再次进行了对话,大家就共同关心的文化、教育、科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它们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王蒙寄语中国海洋大学学子,既要学好自己专业的知识,也要多多参加此类论坛活动,开阔视野,开放头脑,开启智慧,做有境界的人、做有行动的人,做有想象力和勇气的人。

    管华诗指出,自2004年“科学·人文·未来”论坛开创以来,累计已有60多位专家学者到访中国海洋大学,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他们的言行给海大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与海大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管华诗指出,本届论坛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学术气氛更加热烈浓郁,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演讲,海大学子不仅目睹了大师的风范,感受了大家的气质,也开拓了思维的方式,积蓄了学习的动力。同时,论坛的成功举办让科学与人文更加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为今后中国海洋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帮助。

    文:冯文波 图:刘邦华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党政
-

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