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华 文/图
在青岛的传统里,家家户户过年是要吃卡花的,常见的有面鱼—表示连年有余,元宝—表示招财进宝……而做出卡花的器具称为 “榼子”(方言里念“ka子”),在民间也有“印花版子”、“面榼”、“面模”等俗名。
在即墨市龙山街道王家葛村,作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榼子”的传承人王丕文在近40年的时间里天天都在“雕琢”着这门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老手艺”:首先挑选木头,最好是梨木—梨木 “榼子”做出来的馒头有淡淡的甜味而且结实。选材后就开“破板”,将梨木圆木加工成不同厚度的木板,再在木板上“画样子”。
制作“榼子”的工具有刻刀、锉子等数十种。光是雕刻花纹的工具就有平刀、鱼眼刀、花蒂巴、挖刀等20余种,最小的有2厘米,最大的58厘米,刻不同花纹即用不同的工具。做成一个“榼子”大约用时2小时。至于“榼子”的由来,王丕文听老人说:在距今200多年的清朝时期,山东即墨王家葛村有一个叫王济良的人,他将木头掏个小凹洞,将面团塞进去倒出了一个有形状的馒头,村里人都喜欢这种有花样的馒头,于是他就开始琢磨大规模制作,也就有了现在的“榼子”。
“我们天天不得闲,每年刻出的‘榼子’数不过来,一年赚个五六万元。”王丕文介绍说,加拿大、瑞典等外国人也喜欢“榼子”,除了将其当做艺术摆件,还用来当做蛋糕模子。
上一篇:寻找过年民俗老物件之饽饽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