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历史潮流,对外开放是我基本国策,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未来10-2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至少是现在的2-3倍,单靠北京、上海、香港(广州、深圳)三大区域的国际机场显然不能满足需要,合理布局就是在三大区域中间沿海区域再布局国际机场,最终形成均衡分布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综合对外开放、沿海均衡发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等需要,笔者认为将青岛定位面向中日韩、厦门定位面向台海地区,与香港、上海、北京、天津地位齐平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青岛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意义
(—)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
对外开放是我国基本国策和世界经济一体要求。中国需要继续推进经济国际化发展。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已经达到4万亿美元,GDP总量63.6万亿元。未来10-2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至少是现在的2-3倍,即超过8-12万亿美元,GDP总量达到100-200万亿元,中国的国际化水平将比现在大大提高。而目前北京天津一带的国际机场、上海一带的国际机场、香港广州深圳一带的国际机场都已经非常饱和。
如果要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国际化进程,必然需要增加新的国际化机场和国际港口航运。而从地理位置角度看,在上述国际机场之间再增加国际化机场也就势在必行,青岛、厦门正是最佳的选择点。事实上,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研究建设成都、青岛、厦门三个新的国际机场已经表明国家这一战略意图。青岛是面向中日韩的区域性国际门户枢纽机场,厦门是面向台海的国际门户枢纽机场。
(二)中国沿海均衡发展的需要
区域平衡发展是我国当前基本政策取向。均衡布局国际化城市是推进经济国际化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经由不平衡发展战略转向区域平衡发展战略,中国沿海已经有香港(广州、深圳)、上海、天津(北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分布区域,从均衡布局国际化大都市角度,在它们之间的地理中点附近选择适合的城市做为未来国际化大都市,其最佳城市只能是青岛和厦门。如果未来青岛、厦门都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则中国沿海就呈现均衡发展的格局,完全符合当前我国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要求。
(三)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我国正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推进海陆统筹发展。加大沿海地区发展面临新的转型选择。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这就表明,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表明我国经济已经由主要关注陆地经济,开始扩展到关注海洋经济。
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GDP平均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全球3%-4%),表明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青岛、厦门是中国沿海两个特殊意义的两个重要海洋城市,青岛是面向中日韩的地理中心城市,厦门在未来台湾统一过程中和统一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关于青岛发展成为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议
(—)青岛定位:面向中日韩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
青岛定位:辐射环渤海、辐射长三角、辐射沿黄流域,黄海岸边与香港、上海、北京、天津地位齐平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
1、国际支撑:面向中日韩的国际城市。首先,青岛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位置,拥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其次,青岛拥有中国北方优良的港口,是中国北方最适合建设世界级港口的城市。再次,国家十二五规划青岛建设面向中日韩的区域性门户枢纽机场,青岛是面向中日韩的国际化城市。
2、以港兴市:世界级航运与贸易中心。山东半岛南岸沿海永不淤积,青岛拥有中国北方最适合建设世界级港口的自然优势。青岛的绝对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体现在:外海永不淤积的自然禀赋优势,具备中国北方最适合建设世界级大港、滨海旅游、高端海水养殖的绝对优势。根据地球物理学原理,我论证青岛是中国北方沿海最适合建设世界级大港的地方。
青岛完全可以体现发挥这一绝对优势,定位世界级航运与贸易中心。即使条件不具备也可以先定位太平洋西岸国际航运与贸易中心。这一定位符合青岛的绝对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与港口物流对应的海洋交通运输业是中国海洋产业第二大产业。青岛正在充分体现沿海适合建世界级大港的绝对优势,加快董家口等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优化港口布局,确立世界级航运与贸易中心地位。
3、海洋科技:国家海洋科学与产业城。青岛拥有中国最多海洋科研机构、中国最多海洋科技人才、中国最大海洋科研基地、中国最大海洋教育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应当充分体现发挥这些先天绝对优势,加快推动海洋科研成果产业化,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定位国家海洋科学与产业城。这一定位既体现青岛的绝对海洋科技优势,又体现青岛海洋绝对自然禀赋优势。这一定位既涵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的定位,又涵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的定位。
4、国防支撑:国家海洋国防科技城市。青岛在中国海洋国防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守卫北京天津的海洋国防门户、保卫海洋领土重要基地。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需要建设强大海洋国防的时候,青岛的独特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国家海洋国防战略中可以而且应当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未来五年每年国防军费将在8000-10000亿元,其中三分之一军费开支用于海军。青岛拥有制造业的强大基础,应抓住这一机遇,利用海洋科技教育优势,大力发展海洋国防军工产业,打造中国海洋国防科技城。
(二)厦门定位:面向台海地区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
厦门定位:辐射珠三角、辐射长三角、辐射湘赣、辐射台海两岸,东海岸边与香港、上海、北京、天津地位齐平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
1、国际支撑:台湾海峡国际枢纽城市。厦门地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台湾地区和祖国大陆的结合部,邻近港澳,发挥着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沿平台和纽带。厦门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厦门作为台湾海峡国际枢纽城市,对于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2、滨海旅游:滨海特色休闲旅游城市。厦门应当突出“海峡旅游”品牌,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完善旅游会展服务体系,重点发展滨海旅游、文化旅游、对台旅游、高端旅游,提高旅游会展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打造海峡西岸文化休闲旅游中心。
3、港口支撑:台湾海峡国际航运城市。重点发展口岸物流、第三方物流、城际配送物流,大力拓展中转业务和内陆腹地,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和全国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形成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的新格局,打造两岸海运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重点拓展中转业务和内陆腹地,一是加大航线拓展力度,重点拓展台湾经厦门中转的国际航线,争取国际航商将更多的中转货物转移到厦门港,做大国际中转业务。二是建设赣州、长沙、龙岩等“陆地港”,拓展海铁联运业务,将厦门港腹地从闽粤赣十三市延伸至中西部地区,打造便捷的东南出海通道,实现区域物流联动发展。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城际配送物流,完善物流载体平台建设。
三、关于青岛定位发展成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的共同政策
(—)交通先行
1、打造国际航运枢纽。青岛要打造太平洋西岸国际航运中心或世界级航运与贸易中心。厦门要打造台海国际航运与贸易中心。
2、打造国际航空枢纽。青岛是辐射环渤海、辐射长三角、辐射沿黄流域,面向中日韩的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厦门是辐射珠三角、辐射长三角、辐射台海两岸,东南沿海的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
3、打造铁路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以青岛为起点辐射环渤海、长三角、沿黄流域的若干条集装箱铁路专线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规划建设以厦门为起点辐射珠三角、长三角、湘赣区域的若干条集装箱铁路专线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4、打造高速公路枢纽。规划建设形成以青岛和厦门为节点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
(二)行政独立
1、成立胶东省或青岛直辖。包括青岛、日照、烟台、威海。
2、成立岭南省或厦门直辖。包括厦门、彰州、泉州、金门。
这样,中国沿海就可以形成香港(广州、深圳)、厦门(漳州、泉州、金门)、上海、青岛(日照、烟台、威海)、天津(北京)等均衡分布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格局。
(三)经济特色
1、滨海旅游。滨海旅游是中国海洋产业第一大产业。青岛和厦门拥有独特的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滨海文化旅游业是国家战略需要。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及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2、航运贸易。海洋交通运输业是中国海洋产业第二大产业。青岛是中国北方最适合建设世界级港口的地方,厦门拥有比较好的港口资源。当今世界35个国际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中,有31个是依靠港口发展起来的。因此,围绕港口形成的航运与贸易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绝对优势。
3、海洋渔业。现代海洋渔业是中国海洋产业第三大产业。青岛和厦门海洋具有淤积少、污染相对较少的特点,具有适合高端海水养殖和发展远洋渔业的条件和基础。
4、装备制造。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后工业化阶段的重点产业,其中海洋装备制造业中的造船业是中国海洋产业第五大产业。青岛和厦门都拥有适合建设港口和造船的海洋资源,也具有一定的装备制造业基础条件和经济实力。
(四)政策优惠
1、金融政策。鼓励发展蓝色金融,如海洋租赁、船舶租赁、海洋保险、离岸金融、贸易金融。
2、财政优惠。对海洋科技、海洋粮食、海洋新兴产业、海洋基础研究、海洋教育、海洋运输、海洋高端装备等事关国家战略和长期发展的领域给予支持。
3、体制创新。创新体制机制,鼓励新领域实施大部制改革和管理,成立特殊的金融高端产权交易市场,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科技研发。
4、人才教育。发展海洋教育机构、鼓励人力资本参股入股、实施以成果奖励为主的研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