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舆情频道>青岛舆情> > 正文

【我与海外院士青岛行】杨健斌:院士最信任的人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于泓 | 责任编辑: 2017-09-15 11:15:00

本期人物:杨健斌青岛国际院士港管委会国际部部长

【编者按】7月13日,“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暨海外院士青岛行”开幕式在青岛举行。来自美、英、德、法、俄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8名海外院士代表、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代表、中国科学院代表齐聚青岛李沧,会议期间青岛国际院士港集中签约了31名院士,同时还与4家海外科研院所达成了合作协议。

李沧的成功来之不易,每一位海外院士从对李沧陌生到最终选择签约,在人才引进方面,李沧区表现出了“三顾茅庐”般的诚意与决心,而在成功的背后,以青岛国际院士港、李沧区政务工作人员的付出并不为人熟知,接下来的日子青岛新闻网将镜头对准那些普通的工作人员,聊一聊他们眼中的海外院士青岛行。

(记者 于泓 孙志文)

杨健斌并不喜欢部长这个称呼,她把自己定义为一名战士,而“海外院士青岛行”就是李沧求才、引才的战场,让更多的院士选择李沧、选择青岛就是这场人才引进战的最终目标!

发30封邮件请来国际大咖

“专家们远在千里之外,人家凭什么要把项目落在这?抛开政策因素,你的态度是院士们对李沧引才诚意最直观的感受。”因为精通俄语,杨健斌在海外院士青岛行活动期间负责对接俄语区独联体国家科学院优秀院士,尽管活动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杨健斌前期发出了30多封邮件,不断向海外院士们讲解此次大会的意义以及作为东道主的诚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积极努力,杨健斌成功邀请到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副院长尤里·谷尔钦院士、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所副主任季米特里·卡沃伦院士、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教授鲍利斯·巴索克院士前来参会。

尽管院士们接受了邀请,但是对于杨健斌说,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俄语作为小语种精通的人并不多,而精通俄语又对大会各个环节了如指掌的杨健斌成了对接院士最合适的人选,在整个大会期间,杨健斌成了俄语区院士们的“耳目喉舌”,小到接机、酒店入驻,大到合作意向签订、院士港政策解读,事无巨细件件操心。

为了引进人才,她追去了深圳

尽为期两天的“海外院士青岛行”很快就结束了,但是对于杨健斌来说,要请来“洋诸葛亮”并不简单,在结束青岛的参观之后,她负责对接的院士将赴深圳考察,对她来说人才之战这才进入白热化的阶段。

“之前在北京的论坛就是我负责接待,青岛这边的论坛结束后,我们是直接拿起行李箱跟着院士们去了深圳!”杨健斌去深圳的目的很明确,一是保障好院士们在国内的行程,二是敲定院士们和李沧达成的合作意向。

因为前期对接得好,杨健斌成了院士们最信任的伙伴。这里面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院士们在深圳考察期间由于深圳方面安排疏忽,导致院士在16日晚间无法打开房门,这时候院士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杨健斌,马上电话向她求助,接到院士反映问题的电话后,杨健斌迅速与深圳方面进行协调,解决了院士住宿及17日的送机问题,之后她又冒雨前往宾馆,告知院士第二天送机车辆号牌,院士深受感动。

从青岛到深圳,杨健斌的“三顾茅庐”跨越了大半个中国,然而这份执着的努力是值得的,经过杨健斌的努力,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尤里·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尤里·谷尔钦,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季米特里·卡沃伦,鲍利斯·巴索克,玛丽娜·斯高克,瓦西里·佩赫尼奥,瓦西里·克拉季卡,彼得·斯特里扎克与院士港签订合作意向书。白俄罗斯粉末冶金研究所、乌克兰科学院通用和无机化学研究所、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乌克兰热力泵协会等4家科研机构与院士港签订合作备忘录。

这场“人才引进战”,杨健斌为李沧拿下了第一垒。

杨健斌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生物学及遗传学研究所季米特里·科沃伦院士及助手对接。

杨健斌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鲍利斯·巴索克院士合影。

杨健斌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副院长尤里·谷尔钦及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科技园工作人员合影。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