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舆情频道>青岛舆情> > 正文

地铁重塑青岛发展格局 每年都有一条线路建成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7-09-28 17:47:35 字号:A- A+

地铁重塑青岛发展格局 每年都会有一条线路建成

青岛地铁设有主题车厢。 

地铁重塑青岛发展格局 每年都会有一条线路建成

地铁重塑青岛发展格局 每年都会有一条线路建成

行驶中的青岛地铁。 

原标题:地铁时代呼啸而来 重塑岛城发展格局

地铁的开通不仅改变了市民出行生活方式 也为青岛向创新型国际城市迈进提供动力

岛城地铁3号线已全线开通9个多月了。从开始的好奇兴奋,到现在的习以为常……地铁就这样快速地楔入人们的生活,并在不经意间重塑人们的出行习惯。有了地铁,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市区的概念不断延展,城市的规模也因此可以越来越大。年底地铁2号线东段将开通运营,很快岛城还会迎来地铁11号线、13号线、1号线、8号线、4号线……从国内外大城市的发展经验看,只有当快速轨道交通成为现实时,城市大格局才会真正形成。随着轨道线网的不断编织,轨道线路的不断延伸,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和从容。 

有车族变身地铁族 

上午8时10分,家住长沙小区的王晓洁出门了,到了地铁入口处,她有意识地看了下时间,从长沙小区走过来只用了7分钟。持票进站,她抬头看了看地铁上方的电视显示屏,开往青岛站方向的列车还有3分钟到站。8点20分,她乘坐的地铁3号线列车正式开动,到了单位9点还不到。“对我来说,它就是一趟开往春天的地铁。”自从去年12月地铁3号线全线通车后,王晓洁感觉生活一下子就变了。 

地铁开通前,周加芝都是开车上下班,长达20多公里的路程让她感觉很累。“以前开车时早高峰时拥堵比较严重,单程驾车一个多小时是家常便饭,要是再遇到雨雪天气更是堵得一塌糊涂。”她说,有时出门时间稍微一晚就容易迟到。此外,自己开车上班,停车又成了一大难题。 

去年12月,地铁3号线全线通车后,周加芝立刻变成了一名忠实的“地铁粉”。“坐地铁上下班,不仅快捷,还省钱、低碳、绿色,好处多多!”周加芝算了一笔账:开车每天光往返油费、停车费就要花四五十元;坐地铁刷琴岛通卡往返只需7.2元,而且比开车要节省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风雨不误、准时准点,也不用考虑停车问题,可以说无车一身轻。地铁还让周加芝的心境更加平和。“开车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但在地铁上却很轻松,可以看看手机或者自己喜欢的书,让自己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

重塑人们出行习惯

从0到1,从地上转地下——随着全省首条地铁开通,进入地铁时代的青岛,也随之开启了全新的精彩。最直接改变的,就是这座城市中人们的出行方式。 

根据市交通运输委、市地铁办、市公安局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地铁3号线全线开通运营半年交通影响情况报告显示,地铁3号线全线开通使公共交通体系的吸引力明显提升:现在,每天有接近20万人的出行正在从地上转地下,选择“公交+地铁”出行方式的市民多了。停驶私家车改乘地铁的多了,地铁开通吸引了其他机动化方式出行的客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道路交通压力。在加强交通管理、调优交通信号、优化交通组织、3号线全线开通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内三区道路的整体运行状况有所改善。市公安交警部门数据显示,全线开通半年来,市内三区道路路网平均速度提高9.71%,通行时间缩短25%,高峰持续时间减少11.08%。 

更明显的是时间节约效益。青岛经济发展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目前轨道交通沿线公交的平均运行速度为18公里/小时,地铁3号线平均运行速度可达36公里/小时,平均运距为9.6公里,每人次客流可节约16分钟。经测算,地铁3号线全年时间节约为1500万小时,节约效益约为1.71亿元。当然,节省下的时间不都是用经济账可以度量的。读书的孩子可以多睡半个小时,上班族可以亲手为家人做一顿晚饭,这些生活中的“小幸福”虽然琐碎,但同样动人。

颠覆传统生活方式

实际上,地铁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出行方式,更是颠覆了传统的生活方式。 

地铁改变了青岛人对距离的理解,原来是用“几公里”衡量,现在是用“地铁几分钟”。地铁的精准不仅让我们能用“时间衡量远近”,也让我们改变了对城市的概念:曾经觉得遥远的郊区,现在成为都市人的安居所在。 

“距离不是距离,时间才是距离”。地铁的准时、高效使人们不必再担心路上塞车耽误的时间,不必再考虑几点钟进办公室,而只需要考虑几点钟到地铁站就可以了。对“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的现代都市人来说,地铁无疑帮助他们节省了更多的通勤时间,从而增添了更多的闲适和从容,为都市人提升生活品质、与家人有更多的交流提供了可能。 

同时,城市的地理距离变成了准确的时间距离,人们的“区位”概念也将被彻底改变。毫无疑问,地铁的延伸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人们不必再在工作和居住地之间权衡利弊远近,进而将工作和生活的空间分别对待。在市中心拥有住宅将不再具有明显的优越感;相反,环境优、空气好、地铁沿线的城郊,会更吸引人们的眼球。工作在城市,生活在城郊,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模式。 

“地铁商圈”应运而生

地铁汇聚人流,而人流汇聚之处,天然就隐含商机。随着3号线的运营,青岛商业开始了新的故事! 

最直接的变化,是传统的商圈格局被打破了。一直以来,中山路、香港路、新都心和李村这四大商圈的消费群体相对固定。但3号线将这四大商圈串联成了一个1小时内直通速达的全新的商业带。 

青岛火车站周边的商业因此“复兴”。位于这一区域的益群地下商城已建成20多年,但生意一直不景气。现在,借助青岛火车站、地铁青岛站的双效应,益群地下商城的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已有多个一线品牌入驻,运营情况良好。一个以山东名优产品、老字号为特色,集餐饮、休闲、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已初具模样。 

同时,地铁还催生孵化出新的商圈,“双山新都心”的崛起堪称代表。双山这是一个在老青岛眼中“很不怎么样”的区域。但3号线,“点石成金”般地让这里成为青岛最时尚、最具活力、最具人气的商圈之一。走出地铁双山站A出口就可以直达凯德Mall的负二层,地铁乘客可从地下二层便捷地来往于商场与车站,相当于“地面层”,人流集中。凯德深挖地铁人流背后的商业价值,通过每层都配备的购物、吃饭、游乐等体验式消费方式,构建出独特的地铁商业模式。 

商圈的诸多变化令人惊叹,但在青岛地铁的开发者眼中却是题中应有之义。“从国内外城市经验来看,地铁沿线站点大多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节点,商业资源会逐渐围绕这些站点集聚。”青岛地铁集团资源开发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青岛地铁在线路规划之初即注重地铁与商务功能的衔接,重视与沿线商业项目的互联互通工作,边“筑巢”边“引凤”,尽量做到地铁与商场、酒店等业态同步开发,与商圈无缝对接。 

截至目前,地铁已与包括华润万象城、凯德Mall、金鼎广场、维客广场等近20个重要商业项目进行无缝连接,辐射香港中路商圈、新都心商圈、崂山商圈、李村商圈等核心商业区域。 

通车以来,地铁对商业的激活和带动效应正在逐步显现。据相关部门统计,在市场因素及地铁因素双重影响带动下,3号线沿线商场客流量平均增长5%—10%,各商圈综合销售额平均增长10%—15%。 

另外,利用地铁自身空间的商业利用也在逐步探索。目前,3号线内包括站内核心商业资源共有商业面积近一万平方米。根据车站形态主要设置便利店、西点铺、干洗店+银行ATM机和自助售货机等自助设备。同时,还计划在李村站等枢纽站打造商业综合体。

每年都会有一条线路建成

从无到有,青岛轨道交通用了5年的时间;从有到“连网”,还要再用5年的时间。2010年6月,青岛乃至我省首条地铁 (3号线)开建,2015年12月16日3号线北段正式通车,着实让青岛市民欢呼雀跃了:地铁终于来了。2016年12月18日地铁3号线全线的开通,是地铁时代的真正到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让市民的出行更加便捷,让多年的等待和期盼开花结果,也让青岛公共交通从此开启了高速模式。 

在青岛,轨道交通正驶入运营与建设同步推进的快车道。在首条线路平稳运营的同时,地铁建设已进入爆发期,轨道交通网络格局快速推进,呈现出力度大、进展快、后劲足等特点。目前,在建6条(1、2、4、8、11、13号线),总里程300多公里,建设规模位居国内前列。到2021年,青岛地铁的运营里程将超过300公里,全面进入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时代,跻身全国地铁先进城市行列。其中,2017年将开通2号线东段(自李村公园站至芝泉路站),2018年开通11号线、13号线,2019年开通2号线西段,2020年开通1号线,2021年开通4号线和8号线。 

“照这个建设时序,青岛轨道交通建设正由此前单一的3号线,逐渐向中心城区骨干网络迈进。”青岛地铁有关人员表示,这既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基本规律,也与国内大城市的地铁建设步调一致。每个城市在开工建设第一条地铁后,都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经历地铁建设高速期,以尽快使地铁形成网络化运营,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莫不如此。 

根据地铁建设安排和通车计划,未来每年会有一条线路建成,预计到2020年左右,我市将有四五条地铁线会相继开通,在市区除了已开通的3号线外,还有2号线、连接黄岛和城阳的1号线以及4号线等,这几条线路建成后,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线网将基本形成,东岸城区基本实现网络化运营,并将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延伸至城阳中心区和西海岸的黄岛中心区。此外还建设通往蓝色硅谷的11号线、位于黄岛区的13号线、开往新机场的8号线以及6号线,向外围的联系将不断延伸,共同构建起覆盖新老城区的轨道交通骨干网络构架。

向着创新型国际城市迈进

地铁向下,城市向上。青岛地下庞大的交通网络将为地上的城市提供新的活力,并最终改变这座城市的面貌。一旦青岛地铁连接成网,带来的将是交通方式、生活方式的大变局,推动企业、人口、资金流、信息流、医院与学校等公用设施,从市中心向郊区转移,助推优化城市布局,助力大青岛的功能定位调整和实现。 

“我市轨道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轨道交通规划是依据总规、支持总规、回归总规,紧密围绕着总体战略来布局,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基本也是一致的。”青岛地铁集团总工办副主任芦睿泉如是说。 

地铁的开通,必将让城市生长速度加快。从3号线出发,青岛也必将向着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大步迈进。目前,青岛地铁2号线、11号线、13号线、1号线过海段等多条线路正在建设。这些线路建成运营后,青岛东岸城区将基本实现网络化运营,轨道交通线网将延伸至城阳中心区、西海岸中心区和即墨,共同构建起覆盖新老城区的轨道交通骨干网络构架。而随着青岛地铁线路的不断完善与陆续实施,大青岛的版图将会继续向北、向东、向西三个方向的腹地延伸,这将使得原有的城市发展脉络得到重新梳理,曾经拥堵的中心区与曾经偏远的市郊在时空上的差距渐渐消弭,城市布局将被全面优化,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扩充,新老城区均衡发展的水平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根据远期规划,青岛地铁建设可概括为“18448”工程,即规划建设18条线路、400个站点,总投资约4000亿元,营运里程800公里,最终形成覆盖城乡的轨道交通线网。“青岛轨道交通作为解决交通问题的运输方式,将成为参与城市空间资源布局调整、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的战略系统。”有轨道专家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不仅仅是解决交通拥堵、满足人们出行需要,而且与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环境资源等共同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放到更宏大的视野来看,修建地铁不是简单的交通规划和挖洞通车,而是在建造一座城市。 

当下的青岛,深化“三带一轴、三湾三城、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布局,构建覆盖全域、面向未来的城市群主体形态。青岛地铁构建的大青岛未来轨道交通线网,无形中能够全面支持城市空间布局的拓展和大青岛城市格局的形成。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
-

青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