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说:“要让中国模式成为世界最好的管理模式。”
皮进军说:“新时代的产业工人,首先在于‘新’字上。”
唐嘉陵说:“带领更多的青年人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
10月24日,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
会议确定了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任务。
张瑞敏等青岛选出的
十九大代表表示,
他们已经瞄准了新目标--
必须以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思维定势
十九大代表--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后,张瑞敏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他表示,报告提出了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十四条基本方略,涵盖了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部要求。其中,“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透出新时代中国经济新信号,也对像海尔这样的企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要以管理模式创新驱动企业创新,推动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轨道成长。
张瑞敏表示,国外的传统管理已有上百年历史,互联网时代需要用互联网思维创造新模式。海尔创造的“人单合一”模式,让每个员工都应直接面对用户,在为用户创造价值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分享。员工不是从属于岗位,而是因用户而存在,因需求侧而存在。
张瑞敏介绍,正是这种满足用户需求、提供高质量供给的“人单合一”模式,让海尔实现了管理模式的颠覆,甚至现在国外也在用“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他们高度认同这个模式。这也让他相信,在全球市场上,中国企业很有可能产生突破;在管理上,海尔让中国企业实现从原来的学习模仿变为引领世界的管理潮流。
资料图
在十九大“党代表通道”访问环节,张瑞敏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去年,海尔以50多亿美元兼并了美国的GEA(通用家电),然而,早在1992年,GEA曾试图兼并海尔。当时,GEA打算在中国寻找一个有潜力的企业作为代工厂,选中了海尔,海尔没有同意。24年后,海尔以远超对方的实力将其兼并,打破了其落后的科层制管理,整合了其先进的制造资源,注入海尔品牌体系,形成涵盖海尔、卡萨帝、斐雪派克、AQUA、GEA、统帅六大品牌的全球家电品牌集群。
海尔互联工厂
目前,海尔在全球拥有10大研发中心,108个制造工厂,66个营销中心。报告要求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这让率先在海外布局的海尔更加坚定加速整合全球产业价值链,在全球市场上实现稳步、快速发展。
在谈到在新时代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时,张瑞敏表示,对海尔来说,这个时代就是互联网时代,必须以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思维定势,在实践中以用户最佳体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胆试错,勇于探索物联网范式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让中国模式成为世界最好的管理模式。
新时代产业工人,首先在于“新”字上
十九大代表--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大港分公司装卸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副队长皮进军
“刚刚闭幕的十九大,给国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十九大代表,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大港分公司装卸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副队长皮进军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将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实干筑梦,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在工作岗位上创出更多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会期间,让皮进军印象最深的是,10月20日上午,在山东代表团分组讨论发言中,他作为基层一线代表得到了首先发言的机会。发言中,他结合青岛港五年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成功实践,畅谈了对报告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切身感受,讲述了一个百年老码头在新时代的“蜕变升级”。
五年来,青岛港深耕现代物流+“金融、国际化、互联网”三大战略,港口发展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线码头工人的角色也由此蜕变。
“随着港口生产作业模式的转型,现在码头一线工人已真正成长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发言时,皮进军说,一线工人的工作由装卸为主向经营为主转型,从以前只会出大力、流大汗,挣辛苦钱变成了现在能干贸易、抓经营、搞金融,赚能力钱。而且还实现了“两大升级”:一是观念升级,爱岗敬业的观念由“吃苦耐劳”向“创造价值”升级。二是作用升级,装卸工人的作用由“装装卸卸”向“一专多能”升级。
盛会闭幕后,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也给我们产业工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皮进军说,新时代,港口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大形势。特别是投产运营不久的全球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更是将倒逼产业工人的转型升级。作为一个在港口工作了20多年的“老码头”、老模范,今后要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实干筑梦,在工作岗位上创出更大业绩。
盛会也让皮进军更加坚定了当好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信心。他说,新时代的产业工人,首先在于“新”字上,今后将继续带头改革创新,不断自我革命,努力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深潜事业需要更多新鲜血液加入
十九大代表--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唐嘉陵
唐嘉陵的名字,总是和“蛟龙探海”联系在一起。作为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他曾伴随“蛟龙号”累计下潜72次,为国家的深潜科研事业作出了贡献。
刚刚过去的一周,对唐嘉陵来说,是激动、光荣而幸福的一段时光。他以党代表的身份,赴京参加党的十九大,现场聆听了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十九大报告。
“听报告时,我被习近平同志的语言魅力折服,也为报告中描绘的未来中国发展的壮丽蓝图而心潮澎湃。”唐嘉陵说,现场70多次不约而同的掌声,充分体现了代表们和全党的心声和共识,体现了党和人民同路同心同向。
特别是当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重大科技成果“蛟龙号”时,他的心中更是感到非常振奋与骄傲。“‘蛟龙号’的家就在青岛,这不仅仅是‘蛟龙号’的荣耀,也是青岛助力海洋强国梦的一张新名片。”
“十九大报告回答了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既描绘出了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又给青年人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唐嘉陵说,我们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代,有着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只要自己渴望成才、努力成才,就一定可以成才,也都能够尽展其才。
对于海洋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围绕“两个一百年”目标,把国家的科技强国战略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做出自己的成绩,把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报告中号召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青年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在唐嘉陵看来,深潜事业正处于青年阶段,是一个朝气蓬勃的事业。随着“蛟龙号”试验性应用圆满结束,未来即将转入业务化运行,这个事业也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加入。“十九大闭幕了,但是对十九大报告还要进一步学习,深入领会,内化于心。我要将报告精神传达给一线的广大海洋工作者,带动大家把具体工作与报告精神紧密结合,更好地为海洋事业尽一己之力,带领更多的青年人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