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农村群众饮水方便、安全,是新农村建设中最基本的民生工程,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然而,平度市白沙河街道后沙岭村居民却通过本报舆论监督热线反映,虽然全村在8年前就已经实现了自来水管道“户户通”全覆盖,但这几年先后经过白天定时放水、半夜紧急抢水等窘境,自今年5月初开始,村内的自来水彻底断流了。
“半年来,抽井水、运过滤水、买大桶水……吃水问题,成为困扰全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最大障碍。”一位村民说。
10月24日,记者来到后沙岭村实地调查采访。在农户家,记者看到自来水管道一直修到村民各家院内,可是打开水龙头,没有一滴水流出。
关于吃水问题,村民告诉记者,前几年,自来水是定点放水,一般每天放两个小时,村民要赶在这个时间点赶快接水储存在水缸内,错过时间就没水了。去年,自来水水流量开始变得很小,每天连一个水缸都接不满,后来演变到白天没水,村民晚上等着“抢水”,能接满一水桶就算幸运。而到了今年5月,自来水管道彻底没水了。
“没有自来水,洗菜、做饭、洗澡、洗衣服都成了问题,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村民只能去农田机井抽水。干了一天农活想冲个澡,还不敢用太多。”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自来水断流,村民不断向街道水利管理部门提意见,可是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天旱,地下水紧张。”“水压不足,打不上水来。”
村民告诉记者,虽然自来水没水,可是水费却在半年前提前预交了,每户交了100元。而在整个街道,无水或水少的就几个村。一位村民说:“吃水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快半年了没水,相关部门难道不帮我们想想办法?简单的几句话就打发了,感觉是在搪塞我们。”
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每家每户院内都配了水桶、水缸、盆子等储水设备,路上也不时可见推着手推车、骑着三轮车运水的村民。
自来水半年无水,村民是如何解决生产、生活用水的?
记者了解到,白沙河街道素有“胶东草莓第一镇”的美誉,后沙岭村就是一个有着20多年草莓种植历史的专业村。据当地村干部介绍,后沙岭村有村民约150户500余人,几乎家家有草莓大棚。因农田里没有水利灌溉明渠或者地下管道,村民在大棚附近自费挖了取水深井浇灌草莓。在无自来水的情况下,村民的饮用水就主要取自机井内的农田灌溉用水。
后沙岭村居民在农田机井取水后,用小推车或三轮车运回家中饮用。
但在取水的过程中,村民却碰到诸多不便。一位村民告诉记者,首先是距离远,因机井都在农田里,距离村民院子较远,取水多靠手推车或三轮车。村里年龄大的村民只能是让年轻人帮忙运水。再就是,农田灌溉井水的水质不好,有的井水呈现浑浊状,让村民担心长期饮用是否有安全问题。
记者了解到,后沙岭村的自来水取自原张戈庄镇(目前并入白沙河街道),由于后沙岭村地处张戈庄镇最北端,是整个镇供水管网的最末端,而又因地势相对较高,致使该村的供水出现障碍。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后沙岭村是缺水最严重的一个,而村南面的东马家村、孙家荒村、芦家荒村等,虽然也用水紧张,但至少有水,不像后沙岭村直接断流了。”
记者根据2017年11月18日发布的《平度市人民政府白沙河街道办事处饮用水供水工程保护及管理办法》了解到,白沙河街道水利水产服务站负责白沙河街道办事处范围内水事活动的调处。针对居民诉求,记者联系到白沙河街道水利水产服务站,相关工作人员称:“后沙岭村无自来水是因为该村地势较高,水压达不到。”那么,为何近半年没有改进措施?工作人员称:“正在想办法。”
“天旱水量少是事实,可是村民没水吃,也不能一直等着,帮我们想想办法吧。”“没有自来水,政府打造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岂不是摆设?买大桶水大大增加了农村生活成本,依靠农田灌溉用水维持生活也总不是办法!”“马上进入冬天了,村民去农田机井取水将更加困难。”村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提高工作效率,或增加水压,或在镇北部重新选址挖个深井,尽快在入冬前解决村民最基本的生活用水问题。
记者点评:解决吃水难需要加速度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吃水,是农民生活、生产的基本需要。当地部门明知自来水断流是水量、水压不足所造成,却用半年时间在“想办法”,至今也未看到相关部门解决问题的“时间表”。
“不管乡村建成什么样子,吃水问题一天不解决,乡村美起来就是一个伪命题。”村民此言有些火辣辣,却也点明吃水问题在乡村建设中举足轻重。
当前,全市正在发起突破平度莱西攻势,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动起来,多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打通自来水工程通向农村的“最后一公里”,使供水末端畅通起来,让吃水这一民生工程真正造福广大村民。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