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频道 > 正文

王振翼、刘谦初:奔波胶济,献身革命

2021-02-19 16:49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王振翼

刘谦初

1923年深秋,以团中央巡视员身份指导青岛团组织建立的山西籍革命者王振翼,郑重地向中央负责人汇报:“山东活动应以铁路为中心,以青岛为出发点。”“胶济铁路工作应以四方机厂为起点,此处弄好,胶济沿线各地马到成功。”

高屋建瓴。王振翼以丰富的革命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为山东党团组织梳理出正确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为两年后青岛掀起工运高潮打下了基础。

1929年早春,临危受命,生于平度、求学北平、广州执教、武汉从戎,辗转大半个中国的革命者刘谦初回到齐鲁大地。其时,因反动势力镇压,山东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刘谦初在战友密切配合下,新的山东省委4月建立。此后,他辗转于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等地进行革命活动,组织领导了工人运动史上罕见的1929年青岛工人大罢工。

1929年7月底,因叛徒出卖,刘谦初被捕,1931年4月5日被枪杀于济南纬八路刑场。1931年2月16日,亦因叛徒出卖,王振翼以“匪魁”之名被捕,10月31日因“摧残冻饿”病逝狱中。

两个具有大局意识、领导能力卓越的共产主义者,相继奉献了全部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山东革命,从青岛出发

在山东、青岛早期党团组织建设上,时年22岁的山西籍革命者王振翼高屋建瓴,给出了清晰可行的路径——

“山东活动应以铁路为中心,以青岛为出发点。”

“胶济铁路工作应以四方机厂为起点,此处弄好,至于沿线如博山、淄川、坊子、金岭镇亦马到成功。此为山东精华区,(山东)有功成之望也。”

1923年深秋,以团中央巡视员身份指导青岛团组织建立的王振翼,在对青岛进行十余天详细调研后,如是向中央负责人书面建议。

《中共山东编年史》丛书对此评价说,“王振翼以丰富的革命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为山东党团组织梳理出了正确的工作思路和重点,明确科学,符合山东实际,这为两年后青岛掀起工运高潮打下了基础。”

改造济南团组织

王振翼是山西省早期著名革命家,梳理当地党史资料,其来济南、青岛前的履历尚算明朗。

1901年8月,王振翼生于山西省天镇县一个地主家庭。1919年,“五四”运动的狂飙冲破娘子关,正在山西省立一中就读的王振翼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不久,他结识了北京大学山西籍学生高君宇,遂成挚友。8月,在高君宇帮助下,王振翼在太原创办《平民周刊》,他以“虎啸”为笔名,撰文揭露反动当局残酷剥削人民的黑暗统治,反击各种反动思潮和错误观点。由此,《平民周刊》被查封,王振翼远走北京,投奔高君宇。

1920年,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经高君宇、罗章龙介绍,王振翼被吸收为通讯会员,聆听了李大钊讲演。翌年5月,王振翼加入刚建立的山西团组织,中共一大后正式入党,任职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负责北方大中城市工人运动,兼管全国铁路总工会工作。

1922年1月,王振翼与高君宇一起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人民代表大会,受到列宁接见。5月5日,王振翼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返回山西领导太原大国民印刷厂工人罢工斗争。

1923年,王振翼参加著名的“二七”大罢工最高领导小组,罢工遭到镇压后,他被派往上海继续从事工运。6月12日至20日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10月底,他以团中央巡视员的身份来鲁检查指导工作。其时,由于山东党组织负责人王尽美、邓恩铭、王复元等人分赴青岛、张店等地发展党组织,济南地方团出现领导不力、组织涣散的趋势,引起团中央关注;而“地居要冲、华洋杂处”的青岛,主权自日本占领者手中回归已有10个月,团组织亟待建立发展。以上两个因素,成为王振翼山东之行的理由。

10月30日,王振翼召集主持济南地方团改组大会并作报告,报告中结合时局形势,剖分缕析,讲解加入国民党问题、青年团与共产党关系、青年团组织发展、青年团工作开展等内容。会上选举产生济南地方团新负责人,并对济南本埠团员划分5个小组,对团组织定期活动做出明确规定。自此,“济南团组织面貌焕然一新”。

指导建立青岛团组织

11月9日,王振翼抵青。风尘未去,即与先前来青的邓恩铭一起推进青岛团组织建立。他召集进步青年分子举行座谈会,讲述国内外形势,并动员他们联系进步青年前来谈话。11日晚,王振翼致信团中央负责人,汇报青岛工作开展情况:

到青二日,今午邀十一人相谈一时余,弟略说了些中国经济政治状况,人民受痛苦的原因和情形,归结我们应负促进社会进化之责,实行去组织民众做一番国民革命。到会的分子,学生五人,电话局员司二人,在济加入X同志三人。谈的结果很好,决定在这一星期内,请他们再介绍些人谈话,并与到会的这些人在这星期内分开谈我们团体的纲领、组织等,谈的结果如很好,即于下星期正式组织成立,如不够二十人,即按章先组织支部。如足二十人,即成立地方团。

在团组织发展上,王振翼努力扩大发展对象范围,走出学生局限,面向广大工农群众。这从其青岛走访谈话中可见一斑。在青岛团组织成立前夕,王振翼约见胶澳职业学校师生八九人,依次谈话5次。他还与港务局十余名工友、郊区十余名盐民农民座谈,与四方机厂圣诞会会长郭恒祥,青岛火车站水机领班、国民党员王东生等人单独谈话。

11月18日,在王振翼主持下,青岛团组织成立会在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工程科举行。团章规定20人以上方可成立地方团,因团员仅12人故设支部,邓恩铭任书记。团支部下辖三个小组,其中胶澳职校两个小组,另一个为市内组。

“山东党团工作应以铁路为中心”

筹建青岛团组织期间,王振翼还在邓恩铭引领下,对青岛城市状况、社会阶层等深入调查研究。11月15日,他将掌握的情况及个人分析见解向团中央信函报告,首先肯定青岛良好的革命条件,认为“山东四个地方最重要,即济南、济宁、青岛、烟台,其中以青岛为最大,亦吾人最应注意者也。”

青岛革命条件好,其革命火种播撒地在四方,因为该处“差不多是工人世界”。具体言之,在胶济铁路四方机厂,然后由其向四方日商纱厂、沧口纱厂、台东镇工厂、港口码头蔓延,并联系民风彪悍的盐户、民团,可渐成燎原之势。王振翼在汇报中一一道来:

胶济铁路大厂在四方(即四方机厂),约一千六百余人,现已组成略具粗型之工会,名圣诞会(注:本厂工人自发形成的尚有封建行会性质的组织)……在四方还有纱厂三四个,工人约万余,青年男子占二分之一强,皆待教育;四方离青岛市区不过十余里,差不多是工人世界,其他职业的很少,可以说是工人的副产品。四方北数里即沧口,有纱厂五六个,工人亦在万余以上,情形与四方相同。青岛除市政(电灯、电话、自来水等)之外,还有船港工四百余,码头搬运工千余人。在东镇,还有制酒工厂等工厂。以上这些地方在胶澳区内,距离最远者不过二十公里,皆旁近铁路与码头。总之,这区域内约有新式工人三万余,附近此区盐户与民团之组织与勇敢名于世,亦应吾人十分注意之宣传组织也。此就实情,吾人须十分注意之点。

信函中,王振翼再三说明青岛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山东活动应以青岛为出发点”。为此,他建议中央安排王尽美同志常住青岛,以推进青岛工作开展。

王振翼非常看重交通工人,向中央“特别提出重视交通工人之观点”,并加以详细分析:交通工人好组织,因为他们的智识完全具有新式工人的进取战斗思想与环境;其他各种工人都在交通路线旁,自然成了交通机关的副产,交通工人自然具有领袖其他工人的环境与智识。具体到青岛,四方机厂是胶济铁路唯一的机厂,人员最多,因此胶济铁路工作应以四方机厂为起点,“此处弄好,至于沿线如博山、淄川、坊子、金岭镇亦马到成功也,此为山东精华区,(山东)有功成之望也。”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王振翼指出,山东党团工作应以铁路为中心,分两支:一支是津浦线,一支是胶济线。在津浦线,济南是一重要地区,工作重点应放到津浦铁路大厂,其次是枣庄中兴煤矿;在胶济线,青岛是重要地区,工作重点应放到四方机厂,其次是沿线的淄博、潍坊地区。

离开山东后,王振翼致信团中央负责人恽代英,汇报11月下旬巡视山东工作情况。他高兴地写道:“我们的刊物《向导》,每期在济南、青岛可卖二百余,正在推销;而《中国青年》月刊,青岛每期至少三十册。”接下来,他谈到青岛物价高昂,言下之意是,如此窘况下能销售如此多刊物,已实属不易。

“上街去一次,至少须半元,每日差不多要花一元半。”王振翼直言,“感到不敢(在青岛)多住了!”

王振翼所说的“青岛物价高昂”属实,原因有二:一是青岛主权回归后,日侨及日本经济势力转移南满,“因此商业顿呈萧条之象,较之日德时代一落千丈”;二是青岛周边地区人口向青岛迁移,较青岛主权回归前增加两万余,且以苦力为主。经济凋敝,人口大增,物价高涨自然是与影相随。

从党史资料看,离开山东的王振翼革命步履匆匆——

1925年5月,中共北方区委组建张家口地委,统一领导察哈尔、热河、绥远三个特区党的工作,王振翼任组织部长。

1927年7月,王振翼被派往贺龙部负责政治训练工作,并参加“八一”南昌起义。9月,中共顺直省委改组,王振翼任省委工运书记。翌年1月,任顺直省委组织部长。6月,任北方代表团代理书记,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后被诬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销中央候补委员及顺直省委一切职务。

1930年底,王振翼由上海、江苏辗转天津,继续从事党的活动。翌年2月16日,因叛徒出卖,王振翼以“匪魁”之名被捕,继而被列为“要犯”转押北平草岚子监狱。狱中,受尽敌人严刑拷打,始终没有出卖组织和同志,10月31日因“摧残冻饿”去世,狱中地下党为其秘密举行了追悼会。

武器在手,细水变洪流

济南五龙潭公园一角,原东流水街105号,坐落着被誉为山东“红船”的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旧址。与王尽美、邓恩铭曾使用过的器具一起展出在这个狭小房间内的,是省党组织最重要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刘谦初用过的桌椅。

1929年早春,刘谦初临危受命,回到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的山东,建立新的省委。此后,他来往于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等地深入群众进行革命活动,并组织领导在全国工人运动史上罕见的1929年青岛工人大罢工。

白色恐怖的罪恶之手,却悄然扼向革命者的咽喉。1931年4月5日,遭叛徒出卖被捕的刘谦初,被枪杀于济南纬八路刑场。这个从平度刘家庄走出来的革命战士,以短短34年的生命,奉献了一个共产主义者全部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回到革命理想初燃之地

接到任务,刘谦初首先回到青岛,向党中央写了增派干部、筹备被破坏的山东省委的报告,随后前往济南。

彼时的刘谦初,刚刚完成福建党组织的恢复、整顿工作。来到济南后,他找到与自己有过交往的齐鲁大学简育文先生,简育文将他安插在齐鲁大学教历史、英文。有了掩护身份,刘谦初化名黄伯襄,租下大明湖附近东西菜园子街的住处。与此同时,党中央增派刘谦初的妻子张文秋化名陈孟君,与刘晓浦、党维蓉等来到济南。

从少年时代起,坚定的革命理想一次次沸腾起刘谦初新的热望。

1916年,刘谦初就读于平度知务中学,他斥责袁世凯复辟帝制,写下“千年帝制已归去,四亿神州向共和”的《讨袁词》,和于乃镇、邵廷珍、刘维汉等13名同学偷偷翻出学校,步行90多里赶到蓝村火车站,连夜乘火车赶往青岛,加入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参加了攻克潍县和攻打高密城的战斗,获得“山东第三支队义勇奖牌”。

1918年,刘谦初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齐鲁大学预科,“五四”运动爆发后,刘谦初带头高声疾呼,以唤起广大群众的反帝爱国热情。后因家境贫寒,无奈到黄县崇实中学教书。1921年,刘谦初参加上海圣教书报公会的征文比赛获第一名,文章深得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赏识,被破格免试录取为燕大学生。

1922年9月,刘谦初踏入燕园,马克思主义学说、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深深植入他年轻的心脏。他和熊佛西、董秋斯等人发起成立“燕大文学会”,“五卅惨案”后首倡成立“燕大沪案后援会”,是前往北洋执政府总请愿被推举发言的六位学生代表之一。经方伯务和范鸿劼介绍,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还与李大钊领导的学生组织建立秘密联系,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

1925年9月,因反帝爱国行动成为学校当局的“眼中钉”,刘谦初被分配到镇江润州中学任教。1926年8月下旬,刘谦初赶往革命策源地广州,一心想要报考黄埔军校,但因受过高等教育被拒,改到岭南大学附中执教。是年12月,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他毅然选择投笔从戎,赴武昌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被委任为宣传科社会股股长。1927年1月,刘谦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武汉,刘谦初拜访毛泽东,明确了革命方向和信念。大革命夭折后,他先后被派到江苏省委、沪西区委和闸北区委、福建省委工作,并担任福建省委书记。

1929年4月,新的山东省委建立了,刘谦初任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刘晓浦任秘书长,王进仁任组织部长,张文秋任妇女部长兼机要秘书。东西菜园子街的小院,也成为了山东省委的秘密机关,一系列新的工作和战斗就此展开。

领导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

此时的山东,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

为迅速恢复因王复元、王用章兄弟叛变被严重破坏的各级党组织,刘谦初等省委成员深入厂矿企业、商业店铺,发展党员重建支部。其间,中央巡视员任弼时来鲁检查工作,刘谦初组织召集省委代表扩大会议。任弼时全程参加大会,听取关于工运、农运、学运、兵运现状和任务的报告,充分肯定了山东省委的工作。

根据总的斗争形势,党中央指示山东省委沿着胶济铁路发动总同盟罢工。刘谦初先到淄博,组织4个工厂千余名工人举行了3天的总罢工,随后赴潍县,深入研究1929年春猪鬃厂女工罢工的斗争经验。抵青后,与时任青岛市委书记党维蓉一起分析青岛工人运动的形势,认为工人中出现的自发怠工,既能造成日本厂主的经济损失,又不致造成工人失业,还可使工人在斗争中得到锻炼,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最适当的斗争形式。

望不到尽头的苦难,让工人如坠深渊,反日情绪与国民党内部矛盾等时局变动带来的尖锐冲突一起在工人中蔓延。在刘谦初、党维蓉等人组织领导下,青岛发生了震撼全国的反日同盟大罢工。青岛纺织工人是罢工主体,参加罢工的纺织企业有大康、内外棉、隆兴、钟渊、富士、宝来六大日资纱厂,以及铃木丝厂和华新纱厂(中资工厂)。其他企业有华祥、山东两个火柴厂,日本青岛火柴厂和田木厂、滨恒木厂、英商大英烟厂、祥泰木厂、峰村油坊和四方机厂等。

4个多月里,两万多名工人被发动起来!

6月19日,青岛火柴厂,工人因伙食粗劣与日本管事发生争吵引爆罢工,提出改善伙食、减少工作时间和提高工资等要求。26日,资本家断然宣布关厂,工人全部被解雇,后国民党当局插手调停,工人一无所得,却拉开了青岛工人大罢工的序幕。7月开始,工人罢工掀起三次浪潮。7月21日,青岛6大纱厂同时宣布关厂,并宣布开除工人,刘谦初、党维蓉等发动工人由停工转变成罢工,并提出条件与日本厂主斗争。青岛工人反日同盟大罢工,一直持续到9月,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在山东乃至全国工人运动史上罕见,亦称“民国十八年大罢工”。不断涌起的罢工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和国民党统治,促进了工人、民众的觉醒,是青岛工人运动复兴的重要标志,有力地配合了全国工人罢工浪潮。

1929年7月底,刘谦初返回济南,此时的他全然未知,由于叛徒告密,妻子张文秋和省委秘书长刘晓浦已被捕,一张巨网正在向他投来。

家书中最挂念“母亲”

刘谦初和张文秋,是一对革命伉俪,他们在山东省委并肩作战的经历,被今天的人们亲切地比作现实版的“潜伏”。

1927年2月,时任中共京山县委副书记的张文秋到武汉购买枪支,抽空到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看望恽代英,在校内听到刘谦初演讲时被深深地吸引。经恽代英介绍,两人很快走到一起。听演讲、参加大罢工纪念活动,这对年轻情侣追随着同样的信仰。4月4日,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典礼,刘谦初、张文秋聆听了毛泽东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并到都府堤41号毛泽东住处拜访,见到了杨开慧和毛岸英、毛岸青母子三人。26日,两人在王海萍、恽代英见证下,于武昌汉阳门大街致和里12号举行婚礼。三天后,刘谦初随军北伐,张文秋则回到京山领导农民运动,此后夫妻二人辗转南北。济南重逢,他们以黄伯襄、陈孟君的掩护身份为革命事业重启战斗。一别两年,重逢数月,自青岛返回济南的刘谦初,面对的是张文秋的被捕。更为严重的是,山东党组织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刘谦初决定立即离开济南经青岛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不幸在明水火车站被捕。

面对非人酷刑,刘谦初严守党的机密,坚贞不屈。在向死的监狱里,他写下的是向生的歌颂。刘谦初组织成立了狱中党支部,在狱卒和看守中进行爱国教育,把看守发展成为共产党员,积极宣传党的思想,还以惊人毅力翻译《反杜林论》。1930年春节,刘谦初托狱卒送给同在狱中的张文秋一盒糕点,里面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道:

无事不必苦忧愁,应把真理细探求。

只要武器握在手,可把细水变洪流。

1930年2月,在狱中受尽折磨的张文秋刑满释放。刘谦初叮嘱妻子,“回到母亲(指党)身边后,要好好地照顾母亲,听母亲的话;要搞好家务。”刘谦初为即将出世的孩子取名“思齐”,“山东古来便是齐鲁之地,英雄辈出,礼仪最盛,让我们的孩子时时记住这块地方吧!”解放后,刘思齐嫁给了毛岸英。

山东博物馆,收藏着一条刘谦初在狱中使用过的毛毯,在周恩来同志关怀下,中共中央委托林育南买了这条毛毯送入狱中交刘谦初使用。在中共中央积极营救下,原本刘谦初案已经明朗,孰料9月军阀韩复榘上台后疯狂镇压革命运动,情形恶化。1931年4月5日,刘谦初等22名优秀共产党员在济南英勇就义。临刑前,他们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我在临死之际,谨向最亲爱的母亲和亲爱的兄弟们告别,并向你紧握告别之手。希望你不要为我悲伤,希望你紧记住我的话,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好好爱护母亲!孝敬母亲!听母亲的话!”刘谦初留给妻子的这封遗书里,依然挂念着“母亲”!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父亲刘禄曾为他取小名“光”。

未违父愿,他留下了一道永恒的光!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