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5月31日讯 (通讯员 孙庆振)2021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强调“要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日,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2021年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对垃圾分类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推进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主要起草单位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对《方案》进行了全面解读。
据介绍,青岛市作为国家46个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经过三年的精心施策、全方位推进,已按期完成国家确定的试点工作目标,探索形成的生活垃圾分类“青岛打法”被中国建设报向全国推广。“十四五”时期,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按照对标先进、立足实际的思路,学习借鉴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的先进经验,2021年,全市着力从主体责任落实、宣传发动拓展、群众习惯养成、分类设施建设、分类运输规范和配套政策完善等方面入手,重点做好创建示范街道(片区)、健全分类体系、补齐工作短板、加大社会宣传、推进智慧分类等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垃圾分类准确率,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建设美丽青岛。
《方案》确定今年的工作主基调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新突破。同时明确了四个工作目标:一是创建40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片区)和2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二是率先实现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有效覆盖;三是新增密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100处,撤并非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3000处,小区厨余垃圾(纯净度90%以上)分出量不低于总量的10%;四是基本建成市级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和餐厨垃圾处理改扩建项目,新增10处镇级生活垃圾终端处置站。
《方案》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主要任务。
一是在现有达标街道基础上,提标打造40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片区)。示范街道的标准是辖区内所有居民小区均实现“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定时定点上岗指导”,所有单位均配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明确各类垃圾投放制度,分类后的垃圾严格实行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
2020年底,青岛市区64个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街道全部创建为达标街道,但与青岛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居民的期望还有差距。为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青岛市城市管理局选定主要区域的31个重点街道,划分为40个片区(街道)进行重点打造,力争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有效覆盖。示范街道(片区)的街道数量、覆盖户数的占比分别为达标街道的48%和55.8%,通过示范引领,必然会推进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是健全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为解决部分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落地难题,青岛市城管局联合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下发通知,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与城镇建设项目(包括旧城更新)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施工、同步验收交付使用。按照“一小区一策”要求推进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全面落实垃圾分类投放指导,通过手机APP定位、定时定点打卡等形式,提高指导员上岗率和上岗时间。在总结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重点突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推行厨余垃圾日间收运,不断优化厨余垃圾收运线路,从根本上解决分类垃圾混合收运现象。对垃圾“先分后混、混收混运”等行为“零容忍”,逐步落实“不符合收运标准拒绝清运”要求,公布各类生活垃圾收运作业车辆信息和投诉举报途径,接受社会和广大居民监督。加速处置能力建设,各区(市)至少设置1处具备一定规模、专人管理、相对封闭的装修垃圾分拣处置场,基本建成青岛市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和餐厨垃圾处理改扩建项目,未纳入市级厨余垃圾集中处置的其他区(市),应根据厨余垃圾分出量指标建设厨余垃圾处置设施。
三是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管理,推动再生资源系统与环卫系统有机衔接,提升可回收物管理水平,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可回收物及资源化利用环节可溯、可控、可查,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四是精准发力补齐短板。督促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带头落实垃圾分类主体责任,配齐垃圾分类投放、分拣设施。打造一批垃圾分类先进示范单位,实现公共机构和重点单位人人懂分类、个个会分类,在全社会垃圾分类工作中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深化源头减量行动,推动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净菜上市,促进厨余垃圾源头减量,引导大中型餐饮企业、文化旅游场所、星级酒店等不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用品。
五是加大社会宣传。在总结去年“星火计划”培训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市级“星火计划”培训活动,指导各区(市)开展相应培训活动,全年培训200名专业素质强、政策掌握全的垃圾分类骨干讲师。全面推行“敲门行动”,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物业服务企业、楼长逐户上门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进一步推动广大居民“在家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的习惯养成。通过探索完全公益服务、购买志愿服务、招募公益服务等多种志愿服务形式,每季度开展一次志愿活动。依托市、区两级垃圾处置园区和各类垃圾处置终端、分类宣教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等场所,打造“垃圾的旅途”主题体验活动,形成“政府主导、区市推动、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立体式志愿服务体系。
六是推进智慧分类工作。依靠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破解垃圾分类难题,提高分类实效。探索打造青岛市垃圾分类综合管理平台,搭建投、收、运、处全过程监管体系和垃圾分类行业服务体系,形成分类垃圾全链条管控机制,提高业务管理效率和水平。探索“互联网+垃圾分类”全民参与新路径,结合智慧社区创建,探索推进垃圾分类智慧化体系建设。
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市办实事、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的重要内容,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为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方案》从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将垃圾分类工作与党的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带头、党员先锋示范、志愿者积极助推、社区综合治理、典型事迹推广等作用,凝聚社会广泛共识。依托城市管理“三长一站”(即城市管理领域的路段长、楼院长、区片长和城市治理服务站)工作模式,拓宽群众参与渠道。
二是充分发挥市区两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工作机制,定期调度工作,并对区(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进行评估。评估落后的区(市)、街道办事处要分别向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作情况说明。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
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企业的信贷投放。研究启动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充分调研评估分类计价、计量收费等差别化收费标准。
四是实行“4+1”(即市级督导测评、区市集中互评、第三方现场检查、代表委员专家媒体评议+满意度调查)考核模式,以区(市)政府为单位,全面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五是强化执法保障,运用精细化、系统化管理手段,通过管执协同市区两级联合执法检查、专项执法行动,对各类单位、相关企业、居民小区、运输单位及处置单位进行定期执法检查,督促单位和个人自觉履行垃圾分类义务。
扫描上方二维码码可了解《方案》全文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