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淤积、泥深水浑 两年后海泊河再现脏水

河流本该是提高城市颜值、创造宜居环境的重要载体,但城市黑臭水体严重降低了居民生活质量。近日,家住市北区海泊河周边居民张先生通过本报舆论监督热线反映,海泊河公园的内河河道里再现黑臭水体,不仅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入海后也对海域水质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海泊河发源于浮山西北麓,西入胶州湾,主河道全长7.8公里,流域面积约27平方公里,是我市重要的泄洪河道和景观河道。其中,海泊河下游主河道自威海路桥向西入海,全长3.5公里。而海泊河公园区域即是位于主河道下游的威海路至杭州路段。

10月16日,记者跟随爆料人张先生来到海泊河公园实地探访。在威海路桥头向东看,由于近期雨水较少,整个河道几近干涸,仅在河床有一层水流,水质也比较清澈,河流出现黑臭水体的区域,是自威海路桥头向西,桥东和桥西反差明显。

海泊河公园河道出现脏水

从威海路桥出发顺着河道向西,记者看到,河道逐渐走低,为了保证枯水期河道的需水量,河道隔一段距离即修建了拦截坝,大面积的黑臭水体就出现在拦截坝周边,这让途经此处的市民掩鼻疾行。河道内水量较小的区域则是淤积的污泥,河水流动性弱,整个河道泥深水浑,与河道两岸绿柳成荫的优美景色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河道污泥淤积

市民刘女士生活在康宁路,与海泊河公园一墙之隔。“现在天气变冷了,臭味已经不是十分明显了。夏天时,这片区域被阳光一蒸,经过这里都不敢喘气。”刘女士说。

10月10日,居住在威海路桥附近的市民张先生通过市政务服务热线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投诉。张先生说:“投诉后,相关部门做了回复,说是上游抚顺路批发市场批发海鲜的,将腥臭脏水排到了河道内,致使河水变臭。”但是这一答复让张先生心存质疑:“如果是海鲜臭水,从三四公里之外的上游,流到海泊河公园,路途遥远,水量有没有这么大?即使像相关部门回复的那样,找到了河道排污的源头,为何不见有整治行动。”

在海泊河公园走访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有多个管道口直接深入河道。张先生告诉记者:“能看得见的,基本上都是雨水管道,现在雨水少,基本上没有雨水排入;而一些管道口,有的藏在草丛中,有的埋在人工制造的假石头内。”

作为青岛市中心区最主要的河流之一,海泊河在完善城市景观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承载城市历史,以及沿岸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记者了解到,关于海泊河黑臭水体的整治,已不是新鲜事儿。

2016年2月,住建部、环保部公布了全国黑臭水体名单,其中涉及青岛的城市黑臭水体,有湖岛河、水清沟河、昌乐河、海泊河、杭州路河、李村河、楼山河、镰湾河等共计14处。2016年8月,青岛市下发的《关于印发青岛市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深入开展包括海泊河在内的城市黑臭水体的专项整治。目标是到2017年年底前,基本消除市区建成区黑臭水体;到2020年年底前,全市建成区消除黑臭水体。在2018年年初召开的2017年全市水环境治理发布会上,相关部门称:“全市首批排查发现建成区有14处黑臭水体,均列入国、省控范围,截至2017年底,已全部完成整治”。这也意味着海泊河黑臭水体正式“摘帽”。

看到整治后的海泊河再次出现黑臭水体,张先生说:“虽然河道整治是个综合、长期的工程,但还是希望相关部门排查源头,尽快治理海泊河黑臭水体,还给市民一个健康、洁净的生活环境。”

记者点评:“摘帽”,谨防昙花一现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是一个动态性的综合过程,“摘帽”并不等于一劳永逸,“长治久清”才是核心目标。

“摘帽”后的海泊河再次出现黑臭水体,像是一面“镜子”,在“折射”水体综合治理成效的同时,也向相关责任部门敲响了警钟:治水是一场持久战,要戒反弹,应不定时督查“回头看”。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是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也是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的应有之义。相关责任部门应从严评估已完工水体的治理成效,通过河长制、执法监察等措施,对河道实施长效管理,并结合河道内及河道周边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技术,确保水环境的干净整洁不是昙花一现。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邱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