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马德里商标,每件奖励1万元。目前,市里的7000元奖励早就兑现了,区里的3000元奖励却拖了一年多,至今还没打到我们的账户上。”近期,市北区多位小微企业负责人向本报反映该区财政奖补存在延时拨付的现象。
据了解,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主管,是各国企业进行商标国际注册的重要渠道。为了引导和鼓励企业运用商标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市财政以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为抓手,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原市工商局与市财政局在联合下发的《关于组织申报商标国际注册资金补助的通知》中提出,对在2016年10月9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申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的小微企业,每新申请一件补助7000元。与此同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连续8年纳入到对各区、市政府的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调动和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
2017年9月11日,市北区政府出台了《品牌发展扶持资助暂行办法》,对申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的企业给予每件3000元奖励。这份文件提出,本办法所指品牌发展扶持资助是由区财政安排资金,对区内在品牌建设和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进行扶持资助。扶持资助对象为在本区依法设立、符合扶持资助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申报项目需在市北区内实施。
据市北区政务网公布的消息,为了积极动员和鼓励辖区企业注册马德里商标,相关职能部门印制了2万份商标国际注册宣传材料,利用多种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动员监管所、商标代理机构及企业园区管理单位向企业发放宣传资料传达政府补助政策。
2017年,在市北区从事食品行业的董先生从辖区工商所的政策宣传中获悉了这一政策。当年11月,他就跟其他几家同行一起委托该区一家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申请马德里商标注册。一年后,董先生申报的9件商标成功注册马德里商标。
2018年11月,董先生接到市北区政府相关部门通知,每件7000元的市级财政补助已经下达,可以前往申领了。“因为当时工商所宣传承诺的是1万元。我就询问工作人员剩下的3000元的区财政奖励什么时候到位。对方给出的答复是,等以后再说。”董先生回忆道。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1年多。其间,董先生多次询问何时到账,但得到的答复都是“再等等”。今年11月,董先生拨打了市政务服务热线,希望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自己能早日拿到这笔补助。“很快我就接到了市北区有关部门打来的回复电话。对方表示,这笔钱何时支付仍旧没有确切消息。”董先生说。
而这样的遭遇,董先生并非个例。在他的引荐下,记者联系上了市北区另外一位小微企业负责人。“我注册了2个马德里商标,同样在等待这笔补助。”该负责人说。
这笔财政补助到底什么时候能拨付?11月19日,记者以企业负责人的身份致电市北区市场监管局咨询。工作人员表示,关于马德里商标注册的区财政补助兑现工作正在推进,有关部门已经写了报告,需要提交区政府审议。补助款何时能发放到企业,暂时没有确切消息。
“政府鼓励企业注册马德里商标,可以提高企业品牌的运作水平,推动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走上去’,增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董先生说,“但是,我们更希望,政府的奖励政策一诺千金及时兑现,让企业感受到政府对我们真金白银的支持。”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邱正
记者点评:别让“拖延症”凉了企业心
财政奖补政策对于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激励和杠杆作用。既然已经许诺企业,就需要一诺千金,加快兑现进度,为企业发展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
当然,打好“铁算盘”,切实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这是管好用好政府“钱袋子”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但是,如果相关部门患了“拖延症”,导致承诺的政策落地时出现“夹带”,奖补的支付战线拖得太长太久,就会凉了企业的心,客观上也会影响城市的营商环境。
当前,青岛正在全面发起高效青岛建设、壮大民营经济等攻势。有关部门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规范优化奖补兑现流程,确保纸面上的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发挥出政策资金对企业发展的助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