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之“特”,特在爱才
青岛新闻网8月4日讯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特区,特在它的区位优势、政策洼地上,那么今天的深圳“特”在哪儿?从近年来我们耳熟能详的“来了就是深圳人”“深爱人才,圳等您来”的人才理念,到人才新政81条、十大人才工程、人才工作条例、孔雀计划等人才政策,再到全国首个人才日、企业家日、人才公园等人才文化,此外人才伯乐奖、人才大使等人才激励措施,众多人才政策体系和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举措,都让我们不难感受到,特区之“特”,特在“爱才”上,“人才”就是这座城市的最大红利。
今年面对疫情的不利影响,为帮助广大人才渡过难关,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创业就业政策举措,在房租减免这项刚性支出的扶持政策上,深圳市政府要求市属国企落实“9亿免租计划”,免除市属国企在全国范围自有的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内民企租户2个月租金等费用,两个月预计减免约9亿元。随后又出台了“深圳惠企16条”,免除国企物业、公租房、人才住房2个月租金、免除2月基本电费,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和职工解“燃眉之急”,进一步全力减轻企业和个人的刚性支出压力。目前,深圳近5万家商事主体免租金超11亿元,这项工作已经完成,政府求贤若渴、敬才爱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真情实意得到了充分彰显。
除了各级政府帮扶措施外,深圳各基层街道、社区也涌现了一批热心的单位及个人,以减租的方式为各类人才就业创业增添“燃料”。在深圳有众多“城中村”,1071万套存量住房中,城中村占据了半壁江山,而1600万租房群体中,更是有1100万租住在城中村,从某个角度来看,深圳是一座在城中村中“漂泊的城市”,众多的青年人才从这里开启各自的深圳梦。疫情期间,为留住人才,众多城中村“包租公”和“包租婆”们,自觉自发响应政府号召,主动给租户减免房租,可谓雪中送炭。比如,特区报报导的深圳最牛“包租婆”林萍君,拥有1200套房产,每月收租进账160万,疫情期间她第一时间将所有租户的房租减免了一半,与广大租户共渡难关。
体悟实训单位深圳人才集团人才中心的杨军主任,是深圳市、区两级选派的3万多名下沉社区一线支援抗疫干部中的一员,在龙岗区保安社区抗疫期间,他见证了众多普通房东为租户主动减免房租租金的情况。“房租是刚性支出,如果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房租就会成为压倒人才的最后一根稻草,众多人才离开深圳,城市就失去了活力,也就失去了重新复苏的动力。所以,先把人才留住,一切就都有转机,这就是大家的共识。记得有个菜市场(坳背市场)的业主在大年初二就决定给摊贩减免一个月的摊位费,只提了一个要求,所有摊贩菜价不能涨,很好地维护了市场秩序”,杨军主任曾面授经验。
房租减免,看似只是件小事,却关系到一个企业、一个家庭的生死存亡。深圳在房租减免上,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响应、社会共振的联动氛围,令人感动,印象深刻。小事见真情,政府免房租、市民减房租,体现了政府爱才、社会敬才、民众惜才的良好氛围,突显了对各类人才的关怀关爱和开放包容,这正是深圳这座城市的最大特质。
正因为这份对人才特殊的爱,深圳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精英人才汇聚鹏城,成为了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人才特区”,城市发展竞争力不断提升,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得以营造,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国家战略提供了源头活水和人才保障。目前,深圳人才吸引力全国第二,人才总量近600万,占本地人口1/4,2019年常住人口增加41.22万人,2019年三季度粤港澳大湾区求职者同比增速达36.89%,流入大湾区的人才42.01%流入深圳。深圳在站博士后3400多人,连续5年超30%速度增长,已累计认定国内高层次人才9000余人,累计引进海外留学人员超过13万人,累计建成市级大师工作室42个、技师工作站13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9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全国首位,商事主体数和创业密度全国第一,全市各级创新载体2258个,世界500强企业7家,中国500强企业27家,培育了华为、腾讯、大疆、比亚迪、柔宇科技等大批本土创新企业,在 5G技术、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多个新兴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居世界前列。
当前,深圳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新使命,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向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目标迈进。在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发展环境中,深圳走出了一条人才引领,产业、科技和资本有机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
2019年以来,青岛持续发起15个重大攻势,围绕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国际航运、贸易金融、现代海洋、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力,全年引进人才25.4万,人才总量突破208万,在青各类院士155人。与深圳相比,2019年青岛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16,青岛布局的高精尖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对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所需高层次人才吸引来青能力不足,人才载体总规模、活跃程度上也差距明显。对标深圳,向深圳学习,就要站在未来看人才,坚持国际化视野,注重高端化引领,构建人才资源高质量开发体制机制,精准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全球吹响青岛招才“集结号”,全方位打造“国际人才高地”,为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和实施“双区”驱动的国家战略注入强大人才动能!
一是实施人才制度改革攻坚计划。树立大人才、大协作、大服务理念,探索深层次人才制度的顶层设计和流程再造,打破障碍束缚,拓宽发展通道,将评价权还给市场主体,释放人才活力,构建全类别、全方位、全周期的高效制度体系。
二是实施人才环境优化提升计划。围绕“两区”战略,建立见习实习、技能评价、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等人才自由便利化机制。探索将外籍和港澳台的高校毕业生纳入我市住房补贴和青年人才安家费发放范围。
三是实施产业人才精准引育计划。每年确定若干重点产业人才集聚任务精准施策。今年围绕“工业互联网”征集制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配套人才政策,提高人岗匹配度。向上级建议,探索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领域开展职称评审。
四是实施人力资源产业扩容升级计划。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向总部经济、技术革新和高端业态发展。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对上合示范区人力资源配置中心、上合人才研修院、上合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加强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