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消保委盘点20款硅胶产品:价格越高并非质量越好、国产品牌综合性价比更高
近几年,硅胶类厨房用具尤其是硅胶铲、硅胶模具,因材质健康安全,耐高温、重量轻、易清洗、铲体柔软,不伤锅体,不易刮花不粘锅涂层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追求健康生活人群的喜爱。虽然硅胶产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其经常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生产过程中也会使用添加剂,添加剂中的化学物质在与食品接触过程中可能会向食品迁移,对人体产生危害。
为了解青岛市场上销售的硅胶铲和硅胶模具质量状况,给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商品信息,青岛市消保委于2021年8月-11月开展了硅胶铲、硅胶模具产品的比较试验。
本次比较试验的样品由市消保委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分别在青岛市内大型商场、超市以及京东、天猫等电商购物平台,按照消费者实际购买程序共购买20批样品,其中10批次硅胶铲,均来自线下商场;10批次硅胶模具中,7批次来自线下商场,3批次来自线上商城。
经检测,本次比较试验10批次硅胶铲和10批次硅胶模具均符合标准要求,符合率为100%,说明青岛市面正规渠道销售的硅胶铲、硅胶模具总体质量较好,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和使用。本次购买的硅胶铲、硅胶模具样品质量并没有随产品的价格有趋势性的变化,也就是说,此类产品并非价格越高质量越好。从检测结果看,国产品牌质量不输于国外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国产品牌的综合性价更占优势,消费者在选购时要理性。消费者比较关心的重金属、塑化剂迁移量等数据,其检测结果远远低于国标规定的范围,说明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和企业质量意识的增强,价格较低的劣质产品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这样会倒推生产企业往高品质的方向发展,保证了产品质量。
本次比较试验委托青岛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进行检测,将硅胶铲、硅胶模具进行220度10h烘箱老化试验后,依据GB 4806.1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GB 968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 31604.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 6675.4-2014《玩具安全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要求进行检测。主要针对高锰酸钾消耗量、总迁移量、重金属、塑化剂迁移量、可迁移性元素项目进行检测。
/消费提醒/
1.按需选择。本次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价位的硅胶产品并没有比低价位的产品质量更好。因此,在我们实际选购中,尽量本着够用、按需的原则,不要盲目崇拜高价位的硅胶产品。
2.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购买时需注意产品是否标注了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执行标准、使用温度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信息,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证所购产品有良好的售后保障。
/相关链接/
本次比较试验结果全部符合标准的原因分析:
1、材料本身的特性:硅胶是一种非晶态二氧化硅,无毒且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物质,主要以硅-氧键为主链结构,硅-氧键强大的键能使其化学键不分解、不断裂,在高温下,不论是化学性能还是物理机械性能均保持稳定。硅-氧键的单键结构也决定了其在高温环境下不易被老化分解,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本身的安全性。
2、样品多取自商场等正规渠道:虽然硅胶制品在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使用量较小,除在大型商场中有售之外,小型商店、批发市场中销售量较小,而且“三无”产品相对较多。大型商场严格的采购渠道和质量把控措施保证了产品质量。
3、生产企业质量意识提高: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越来越高,这样既保证了产品质量,也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另外,行业主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以及消费者对品质消费的追求,倒逼企业往更高的方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