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赋能致富路】全村养虾纯收入过千万 曾经的盐碱地变成“聚宝盆”
【青岛新闻网原创】
(文字/韩彤彤 视频/孙志文)
“2013年,我们村的村民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到2019年,全村的纯收入大概在1100万左右。”三合村坐落于滨州市博兴县乔庄镇,这个小村庄以养殖虾为主要经营项目,家家户户有虾池。
据三合村党支部书记李志中介绍,乔庄镇养虾总面积可达32000多亩,自2013年起,三合村正式加入养虾队伍,“不愁没有销路,我们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青岛、东三省、北京、河南等城市的客户都来买我们的虾。”
靠养殖南美白对虾,乔庄镇三合村的村民迎来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同样位于滨州,在离乔庄镇不远的吕艺镇发挥地理优势,坐拥万亩林场,通过对周边农民进行专业培训,实现农民职业化,每年带动就业1000多人次。
户户养虾致富 全村纯收入过千万
在售出一轮南美白对虾后,乔庄镇三合村村民张响国又将新一批虾苗投放进虾池里。养虾是个精细活儿,需要每隔四个小时喂一次。虾苗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出虾前,养殖户很少与外界接触,出入都会清洁消毒。
“以前我们这里种棉花,收入不高,后来把盐碱地开发起来,大家养上南美白对虾后,收入很可观,差不多一个虾池可以收入两万左右。”据张响国介绍,他们家养了三个虾池,一年纯收入大概在五六万左右。
“我们村是从2013年开始养虾的,全村都在养。到2019年,我们村的纯收入大概在1100万元。”三合村党支部书记李志中表示,村里的虾从来不愁没有销路,到了出虾的节点,很多客户都会主动找上门,“青岛、北京、河南、东三省……现在我们的虾基本上能销往全国各地。”
乔庄镇养虾总面积可达32000多亩,为了让养殖户们拥有更先进的养虾经验,乔庄镇定期会举行相关培训。此外,为了保证虾的销路,镇里多方寻找销售渠道,帮养殖户建立起合作桥梁。“乔庄镇拥有优秀的黄河水资源和自然环境,水质洁净,水温适中,PH值适宜,虾肉味质细嫩,营养价值高。”乔庄镇渔业工作组组长王清涛表示,乔庄镇的南美白对虾是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受到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喜爱。
万亩林场带动就业 实现农民职业化
在滨州市博兴县,如果说乔庄镇以养殖南美白对虾闻名,那吕艺镇则拥有千亩林场这一令人赞叹的景观。
位于吕艺镇的博华农业林场现有4万亩优质园林苗木培育基地,涵盖百余种树种180余万株绿化苗木,每年可实现6000多万销售产值。
“我们的苗木产品以大壮苗、艺术造型苗、容器断根苗为主要方向,主要栽植白蜡、海棠、国槐、法桐、丝棉木、榉树、朴树、紫叶李、北栾、金叶榆、金枝槐等苗木品种。业务覆盖华北、西北、华东等北方多个城市。”据山东博华高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卓越运营管理部经理郭体健介绍,此前,林场是一片盐碱地,种植粮食产量不高。在吕艺镇的推动虾,博华农业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农民手中的地流转过来,统一种植高附加值的景观苗木,既养护了土地,也让农民多了一份收入。
与此同时,博华农业在进行专业培训后,为农民提供相关岗位,实现农民职业化。据统计,每年约提供农民固定岗位300多个,临时用工1000多人次。
盐碱地变聚宝盆 携手齐奔致富路
从“看河吃饭”到“靠河致富”,乔庄镇的养殖户在产量和效益的双重增长下,生活越过越好。同样的,背靠万亩林场,吕艺镇的农民不仅增加了收入,同时通过职业化道路完成脱贫致富。
无论是乔庄镇,还是吕艺镇,这些欣欣向荣的景象都是滨州市博兴县实现致富路的缩影。
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近年来,滨州市博兴县依托当地优势,抓牢产业发展,探索创新共富模式,带领人民群众拓宽致富之路。
从乔庄镇和吕艺镇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滨州市各乡镇以土地和产业为抓手,借助本地资源禀赋,打好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组合拳”,着力推动村集体破解发展难题,持续巩固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镇域经济“新引擎”正在激活,乡村振兴的“致富路”已显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