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闹了个乌龙光大证券咋啦
事件“超低价”卖出千万元十年期国债原因 可能把4.02打成4.20,将“买进”点成“卖出”影响股票今日复牌交易,或将跌停来源: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两记“乌龙”,光大不再风光 据新华社
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光大证券近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8月16日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出现ETF套利事件后,昨日光大固定收益部交易又出“乌龙”,以超低价卖出1000万元的10年期国债,无谓多付出11.557万元的“代价”。接二连三的“乌龙”也令市场疑问重重:光大证券,你到底怎么了?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证券的股票将于今日起复牌交易。分析人士目前普遍认为,其复牌首日很可能出现跌停走势。
■乌龙事件频出
光大证券债市又“中枪”
昨日早盘,债市现券双边交易再现乌龙,成交金额1000万元的一笔国债交易出现“低卖高买”怪象,而卖出方恰为处于聚光灯下的光大证券。
昨日上午,光大证券在银行间市场以4.20%的收益率卖出了1000万元的12附息国债15。交易员估计,很可能是光大证券交易员准备以4.02%的收益率买入,但将收益率误打成4.20%,并误将“买进”点成了“卖出”。据计算,光大证券此举偏离市场正常值的卖出操作,将无谓多付出11.557万元的“代价”。
昨日,本报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拨通了光大证券董秘办的电话。“关于这件事我们在官网上有具体的提示信息,其他的不方便回答。”一位女性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表示。
随后,记者在光大证券网站看到了一份情况说明:19日上午,公司金融市场总部在银行间本币交易系统进行现券买卖点击成交报价时,误将12附息国债15债券卖价收益率报为4.20%(高于前一日估值约25个基点),债券面额为1000万元,后被交易对手点击成交。目前,我司正在与对手方沟通并协商处理。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里,双边挂错是常有的事情,而且成交金额仅1000万,量实在是太小了,对市场的影响非常有限,这只是市场的一个小花絮而已。”昨日,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本报记者,这样的事情如果换在平时肯定不会受到关注,只不过因为是这个时点再次出现在光大证券身上,所以才会引人注意。
昨日下午,《证券时报》披露称,此次“乌龙盘”的对手方,其实是地处江苏扬州地区的江都农村商业银行,并非网传截图上的所谓某国有大行。此外,关于“光大证券已与该农商行达成‘结算失败协议”的说法,光大证券金融市场总部副总经理高宇进行了澄清,并表示目前仍在与对方协商,尚未确定采用哪种方式。
■程序缺陷严重
公司风控存在明显问题
“不论是‘8·16事件’,还是19日的国债乌龙,都反映出光大证券风险控制方面存在明显问题。”昨日,国内知名金融专家宏皓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所进行的套利行为并不是由人工操作,而是由系统按照之前设定的程序自动完成,也就是所谓的“机器人交易”。相信“8· 16事件”是系统出错的可能性较大。但不论是人工交易还是系统自动交易,都应该有人对最终的交易金额进行审核和控制。然而从连续发生的“乌龙指”看,光大证券的自营盘在进行大额交易时恰恰缺少资金审核这一防火墙。
有媒体报道称,光大证券“8·16事件”的交易系统为今年3月开发,7月才上线的高频交易程序,该项业务并未纳入整个公司的风控系统。
宏皓说,“乌龙指事件”是一面照妖镜,它照出了券商花样百出的创新中产生的风险缺陷,照出了法规制度以及监管在此方面的空白盲点,也照出了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的众多参与者的集体博傻主义以及盲从性。它让我们看清楚了这个市场方方面面的幼稚可笑,同时深刻理解一个金融市场的成长、成熟的道路艰辛而漫长。
■损失如何界定?
索赔难度极大
“乌龙指事件”后,国内的一些基金公司正在筹划向光大证券进行索赔。有市场分析人士,光大证券一旦被索赔,金额可能会非常巨大,极有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虽然外界都在说光大证券将面临巨额索赔,但是真要执行起来却存在难度。”吉林吉大律师事务所孟伟一律师表示,现在的问题关键是,即便有投资者在16日蒙受了损失,但是这种损失该如何界定,如何进行举证?
孟伟一说,“乌龙盘”涉及150只股票,只有半数左右涨停,但是却影响整个市场。如果索赔,是所有投资者都可以索赔,还是持有涉及的150只股票,抑或是涨停股票的投资者?而且16日的市场是冲高回落,虽然这其中的确受“乌龙指事件”影响,但也有其他因素存在,又该如何界定其影响市场的程度?
因此,即便真要对光大证券进行索赔,但是很难提起诉讼,特别是在目前最高人民法院还没有出台操纵市场行为的相关司法解释的情况下,就光大证券的“乌龙指事件”提起民事索赔的可能性更是不大。
■外媒曝受贿案
或引发光大人事震荡
连续曝出乌龙事件,无疑令光大证券和光大集团承受着巨大压力。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据外媒报道,美国政府正在调查投资银行摩根大通雇佣中国高官子女的行为是否涉嫌行贿,涉事人包括中国银监会前副主席、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之子和前铁道部总工程师张曙光之女。
“几件事接连来袭,现在唐双宁肯定会焦头烂额。”昨日,有市场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如果不出意外,光大证券内部很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的人事震荡。
国内知名财经评论员左安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光大证券有着国企背景,虽然接二连三曝出乌龙事件,但是相信最终还是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过,光大证券肯定是要拿出一个处理态度,一定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据媒体报道,由于光大集团空降高管和本土高层的派系之争,光大证券曾连续出现中高层离职潮,这也使其内部的风控受到很大影响。“如果不出意外,光大证券肯定会借机对内部人事进行重整,以减轻长期困扰公司的内耗问题。相信公司接下来将发生一系列的人事震荡,但暂时应不会影响到光大集团层面。”左安龙分析,虽然国外媒体曝出摩根大通案涉唐双宁之子,但此事是真是假,是否涉及利益输送尚有待证实。因此,唐双宁的光大集团董事长地位短时间内应不会受到影响。
而著名财经评论员水皮则表示,在此前的钱荒中,光大集团旗下的光大银行就是主角,现在光大证券又连续出事,再加上外媒报道的摩根大通行贿调查案涉及唐双宁之子,虽然这不一定牵涉唐双宁本人,但至少说明光大集团的整体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问题。这也会令外界对唐双宁的管理能力产生质疑,而唐双宁也肯定要就这些事向外界进行解释。至于会不会动摇唐双宁的董事长一职,现在尚不好判断。
■估值大幅调低
股价复牌存跌停风险
据了解,8月20日,光大证券股票将复牌交易。
“目前光大证券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既面临证监会的处罚,也可能遭遇巨额索赔,公司的自营业务也必然受到影响。而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会对公司的二级市场股价构成利空,因此复牌后的走势难言乐观。”国都证券的投资顾问孙祥臣说,而且很多基金公司已经下调了光大证券的估值,公司复牌后很可能会封于跌停。
据悉,16日当天,泰达宏利按照“传统”,给光大证券下调了一个跌停板即10%的价格进行估值。次日,摩根士丹利华鑫按照11.36元的价格进行估值,约下调6.27%;而南方基金和申万菱信则将估值价格调整为10.22元,下调幅度约15.67%。
本报记者 孙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