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当然这种事情是不认同的,应该讲教育部和财政部曾经发过有关的文件,要求学校组织贫困生的评议活动,主导公平、公正,但实际上这个要求私下学校是可以采取既保护学生隐私,又做到公平的一个做法。一方面可以提起这个评议活动,但是我是在小范围内的,然后有关评议的过程是不向外公开的,但是内部是透明的,比如说老师、学生来共同参与评议这是一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需要学校做大量的很细致的工作,比如说去调查,他当时读书的中学的情况,然后再去了解他家庭的信息,这个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董倩:
好的,其实刚才熊院长也在说,其实在大学这样充满智慧的空间里面,是也办法想出一种非常聪明的方式,去解决,又能够满足大学生的自尊心,又能够解决他们实际问题的这种办法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解说:
同学你好,发现你上个月餐饮消费较少,不知是否有经济困难,如有困难,可电话、短信或邮件我,若无困难也请回复一下,以便下月不再重复问询。这是今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一名女生收到的,由校方发出的短信。原来这个女生因为节食减肥,5月份饭卡消费较少,没想到学校竟然注意到了这个电话,并发送系统短信询问情况,感动之余女生将短信发在了自己的微博上,短短一个周末微博就被转发了5000多次,众多网友留言赞许,有些正在上大学的大学生,甚至圈出自己母校,希望能予以借鉴。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 王志:
学生在学校里的餐饮消费,主要是通过校园卡进行的,能够及时发现一些可能存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助于学校及时伸出援手。
解说:
短信就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自主开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系统,这个系统会对全校本科生,周一到周四的中餐和晚餐消费值进行统计,一旦出现过低消费,系统就会预警,学校进而就向学生发出询问短信,了解情况后针对性采取资助措施。从去年9月启动至今,已经有20多名学生接受了资助。
电话采访
华东师范大学受助学生:
刚开始没看后面那些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诈骗短信,后来看到勤助那些就感觉很惊讶,后来通过邮箱回复他们,后来就通知我去拿钱。
解说:
通过一套系统了解学生是否需要帮忙,所有数据、名单都不会对外公布,只用作勤工助学,而且反馈都是一对一,不会泄漏学生个人隐私,那些家庭贫困的学子应该欢迎这样静悄悄的帮助。
王志:
这个数据只有我们负责资助工作的个别老师,管理这个信息系统的老师,能够看到这个数据,其他的人是无法看到的。
华东师范大学受助学生A:
我跟我们班同学问的时候,他们说没收到,也不知道这个事情,其他学生啥都不知道,完全是老师在私底下跟我聊的,所以隐私方面也不担心。
解说:
对此不少人感叹,学校对于数据的挖掘应用,让冰冷的数据有了人性美,这是大数据时代的小感动。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
挺人性化的,考虑挺周到的。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A:
确实是让学生感受到了温暖。
解说:
从被动评审到主动服务,一个困难生预警系统很好的保护了寒门学子的自尊心和隐私。据了解,目前华师大正在开发综合预警和学习预警系统,以更好的将数据用于人文关怀。
董倩:
好,我们继续联系熊丙奇院长,熊院长因为时间很短暂,还有一分钟左右,请您简短的告诉我们,您看完这个华东师大的例子以后,您觉得要是推广它的话,推广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什么地方?
熊丙奇:
我觉得就是要铸造帮困的人文化,一定要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困,要从我们有形的帮困,变成无形的帮困,从公益的帮困变为有爱心的帮困。
董倩:
好,非常感谢熊院长,熊院长刚才说到了一句话,就是当提供帮助给这些贫困孩子的时候,要提供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帮助,这非常重要。因为对于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们,这些大学生来说,他们既不想去失去自己那颗敏感的自尊心,同时他们也真的是需要那几千块钱的助学的金额。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能够想出更聪明,更智慧的方式,去让他们两者都满足,让他们更有尊严的去接受帮助,而不见得非像我们今天节目中所展示的那样,一定要做出一个非此即彼的二选呢?好,这就是今天的节目。欢迎您的收看,再见。
上一篇:李肇星:不喜欢中文夹杂英语
下一篇:多地酝酿高考改革欲拿英语“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