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招待费藏得更隐蔽
“其他”二字如同万能筐
招待费归零怎能堵住悠悠众口?招待费真下降还是假消失
对一些上市公司来说,“业务招待费”成为敏感词,是公司治理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一种倒退,从某种程度来说,更违反了股东和公众的知情权,有规避公众监督之嫌。在正常的商务和公务往来中,上市公司产生“业务招待费”并不奇怪,只要支出合法合规、适度有据,股东和公众也能理解,怕就怕一些上市公司打着“其他费用”的名号,行大吃大喝、公款高端消费之实,形成“歌舞酒水里的猫腻”和“舌尖上的腐败”。“签字背书”哪去了
要消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底气,显然不能仅仅靠公众的监督与个案式的整顿纠偏。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天价招待费事件的处理结果中,还定下了一条制度化的监督举措。即央企的监管责任人要对监管效果“签字背书”,彼时引发舆论的普遍赞誉与期待。如今看来,其真正效力几何,已然不容乐观。面对“高而隐”的央企招待费,如何让“签字背书”的责任追究机制落到实处,显然比讨论怎样减少招待费更为迫切。不妨追问一句,“签字背书”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