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舆情频道 > 青岛舆情 > 正文

实拍南山市场抢蟹大战 外地蟹占青岛六成市场

来源:青岛晚报-- 2014-09-03 13:08:00 字号:TT

南山市场抢蟹大战 外地蟹占主流

南山市场抢蟹大战 外地蟹占主流

南山市场抢蟹大战 外地蟹占主流

三地梭子蟹本是一家口味有别外表差异大

我国南北沿海的梭子蟹均为三疣梭子蟹,梭子蟹适合生长在温暖的水域,也因此黄海的螃蟹体形大了渤海蟹一圈。但在外观上区别比较细微,只是肉质的口感和鲜度各有不同。青岛、烟台等地的北方梭子蟹产量低,价格高,所以连云港、舟山一带的梭子蟹在青岛市场上成了主角。业内人士称,除生长周期的问题,“肉肥、仔多”是青岛本地梭子蟹的特点,但相比外地蟹的大块头,本地蟹由于“小个头”输了卖相,价格又高,这是本地梭子蟹渐渐败给外来梭子蟹的主要原因,就是青岛本地人也不容易吃到本地捕捞的大个头梭子蟹。

不同水域生长的梭子蟹无论是从外形还是口感上都截然不同。岛城市场上随处可见的连云港梭子蟹和本地海捕梭子蟹有什么不同?黄海水产研究所专家刘萍介绍,从外形上看,连云港海捕梭子蟹的外壳呈茄紫色,而本地海捕梭子蟹的外壳多呈灰褐色,壳体带云斑。而舟山、宁波一带所产的梭子蟹也是灰褐色,不过壳体云斑较青岛产梭子蟹多。 “在我看来,主要是生长环境的不同造成外形差异,其实全国各个海域的海捕梭子蟹都是灰褐色带云斑,只有连云港海域的蟹子与众不同。 ”刘萍介绍,他们曾就连云港海捕梭子蟹的外壳特点做过研究,研究发现“茄紫”这一生理特点不具备遗传性,“所以我们推测应该是环境的不同导致颜色变化,类似生物学拟态,连云港梭子蟹的饵料、生长环境可能比较特殊。 ”

除了外壳颜色的不同,两地所产海捕蟹的口感也有差异。 “就像植物一样,生长期越长的植物口感越好,梭子蟹也是。 ”刘萍介绍,连云港海域水温高,梭子蟹成长快,而青岛本地海捕梭子蟹的生长期更长,因此蟹肉更加紧实、新鲜。 (记者 王伟)

相关新闻

今年7月份,胶州渔民开始出海捕捞海蜇。受自然条件、生长规律的影响,今年海蜇较往年减产了三成。眼下已经接近捕捞尾声,但令众多渔民始料不及的是,辛辛苦苦打捞上的海蜇,腌制加工成海蜇皮,准备在中秋节投放市场大赚一笔时,竟然乏人问津,让不少渔民犯了愁。

南山市场抢蟹大战 外地蟹占主流

今年海蜇较去年减产三成

但仍有大量海蜇盼买主 海蜇捕捞季近尾声

昨天,虽然下着小雨,记者来到胶州营海码头看到,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渔民正在用吊装设备,将船舱里的海蜇吊装上岸。 “今年捕捞海蜇已经接近尾声了,再捕捞两次就改捕鱼类。 ”船老大宋玉海介绍,今年7月份,他开始带着船员在潮连岛附近海域捕捞海蜇,但今年海蜇的产量比去年少了许多,去年三四天就能打满舱返航,今年要五六天才能满舱,这样算下来,人工、补给和油料等其他费用也增加了不少。

宋玉海告诉记者,今年前期雨水少,导致冲入海中的浮游生物减少,受自然生长规律的影响,海蜇产量下降三成多。现在海里的海蜇量也不多了,随着气温和海水温度的下降,海蜇也会潜入海中更深的地方生存,基本上捕捞不到了。眼下正式开海,各种鱼类资源经过几个月的休养生息,海里的资源丰富了不少,他打算再捕捞两次海蜇,就改捕其他鱼类。

几大码头海蜇去向

由于地域不同,青岛地区已形成了海鲜五大特色码头。营海码头是出海蜇最集中的地方,这里的渔船也形成了垄断,有的渔船一年到头,就等着捞海蜇。而靠营海不远的红岛码头,海蜇船基本不朝这里靠,主要是深加工的问题,胶州在营海码头附近有二十余家加工厂,而在红岛码头除了停靠蛤蜊船,即使打上了海蜇,也是去营海码头卸货。

据了解,沙子口渔码头,也就是七月份刚出现海蜇的时候,有一部分小船出去捕捞,每天上岸也就十万多斤。有威海乳山的海鲜贩子会过来收购,而在沙子口当地,海蜇的加工户没有几家,加工成海蜇皮的量大约在十万斤左右,基本上能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而积米崖码头,是面条鱼的集散中心,海蜇在那里也是没有“地位”。

加工厂蜇皮堆满池

在营海码头的东北部,就有七八家海蜇加工厂。说是加工厂,实际上就是在室内外建立几十个水泥池子,海蜇在这些池子里面“倒腾”好几次,才能制成海蜇皮对外销售。

记者跟着拉海蜇的车子走进一家加工厂,只见院子里都堆满了雪白的盐粒。据工厂的李师傅介绍,海蜇一捞上船,就需要在船上撒上盐和矾 “保养”,否则就会化成一滩水。从船上转到岸上,拉进工厂后,先要放进浓度最高的卤水池子里浸泡一两天,然后转移到室内的池子里,加上一定的矾定形。再过一周后,再将海蜇放进盐度低的池子里。这时,海蜇已经变成了厚度仅有0.3厘米左右的海蜇皮了。如果有客户需要,就可装箱,直接可以出货了。

百万斤海蜇不好卖

“原本打算在中秋前赚一把,没想到前来购买海蜇的客户太少了。 ”船老大宋玉海说,他们开足马力往来捕捞海蜇,经过一个多月的腌制后,就是打算赶在中秋节前供应市场。然而令他们想不到的是,海蜇皮竟然少人问津,眼看储藏在海蜇池里的10多万斤海蜇皮无法换回现金,让他为中秋过节犯了愁。 “每年海蜇的销售都遇到难题,看着满池的海蜇就犯了愁。 ”

和宋玉海一样,船老大郑秀国也遭遇海蜇销售难题,每次出海的费用至少要五六万元,但海蜇的行情一直低迷。今年营海码头十多艘捕捞海蜇的船只,大小几十家海蜇加工厂,每天有大量鲜海蜇上岸,入池腌制加工半个月就可供应市场,由于信息不灵,至少造成百万斤海蜇销售不畅。

记者了解到,现在他们腌制好的海蜇皮批发价格在3.5—4元之间,而市场上的零售价格也不高,在七八元一斤。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产量却比去年减少,让渔民们感到很郁闷。 (王汉峰 马丙政)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