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违法成本 向流动性隐蔽性作案“开刀”
当前的“两非”活动呈现明显的“流动性”,“打一枪换一地”,有的甚至是跨省跨境作案。针对这一作案新特点,国家卫计委要求,加大区域协作力度,形成全国“一盘棋”治理格局。
针对“两非”的隐蔽性,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明确,鼓励举报违规行为。山东省已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发动群众,对举报查实的举报人给予2000元到5万元不等的举报奖励。对于重点人群,则落实包保责任制,做到孕情早发现、早服务、早管理。
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嫌疑人常通过网络发布信息。记者在某大型购物网站搜索“便携B超”几个字,出来百余种可选择产品,价格从5000多元到5万元。这些产品虽然标识用于牛羊猫等动物怀孕检查,但同时又暗示用于“高档动物”,可查腹部、心脏、小器官等。
对此,征求意见稿中专门规定,食药监管部门应对超声诊断仪、染色体检测专用设备等实行电子监管码管理;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应当核查、登记购买者的使用资格证明,不得将这些专用设备销售给个人和不具有使用资格的单位。
非法鉴定胎儿性别与非法行医常常纠缠在一起。山东、湖南等地计生、法律界人士认为,应降低入刑标准,对于实施非法引产手术的非法行医者保持高压态势,一旦证据确凿,必须依法取缔黑诊所,严肃追究非法行医者的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人从事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情节严重的,以非法行医罪论处。安徽省卫计委副主任高俊文认为,这一规定只限定没有执业资格的人,但实际上一些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或医疗机构从事“两非”就无法惩处。建议取消犯罪主体的资格限制,并明确对非法胎儿性别鉴定的行为进行定罪量刑。
湖南省卫生厅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处副处长彭中华等人还建议,在打击的同时,还应加大利益导向的力度,落实好有利于女孩和计划生育女孩户的各项社会经济政策、奖励扶助政策,引导群众逐步消除性别偏好,根本转变婚育观念,使群众自觉抵制“两非”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