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文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双翼,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在第三届“科学·人文·未来”上,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如此阐释科技与人文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0月18—19日,以“教育实现梦想”为主题的第三届“科学·人文·未来”论坛在青岛举行,来自科学界、人文社会科学界的20余名专家学者展开对话,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视野出发,论社会发展,论当下教育。本次论坛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
科学与人文无法分割
科学和人文,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两条并行不悖的主脉。在与会学者看来,科学强调逻辑和理性,为人类摆脱愚昧认识真理提供知识和方法,增强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科学侧重于解答或解决实际问题;人文强调关心人的精神世界,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赋予人类社会生活乃至科学活动本身以意义和价值。
在管华诗看来,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科学有人文相辅,则科学研究的价值、意义及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并在创新思维上给研究者以启迪;人文有科学支撑,则人文更加严谨和厚重,人文精神的传承发展也可以从科学研究中寻求借鉴。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相互借鉴,有利于彼此的健康发展,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
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钱致榕在主题报告中表示,知识本是一个没有界面的统一体,在人类历史上,科学与人文从无分割,而今天,通晓人类的历史,明确未来的走向以及人类自我的定位,需要从人文精神中汲取养分;而对人类前途进行关怀,必须具有基本的自然知识和理性思考能力,用理性思考人类问题,同样离不开科学的贡献。
在与会学者看来,更为重要的是,当下人类正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重大课题,如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这需要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协同攻关才能解决。科学和人文的融合是两者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当下,人文精神的弱化比较明显,甚至表现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有些学生认为文章成果最重要的,不在乎这个研究获得了什么,往往结论还没成熟,就急于发表文章。”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表示,由于功利主义的影响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在科学研究中,学术品格和科学道德的弱化倾向比较明显。在他看来,严肃、严格、严密的科学态度;拼搏、穷追不舍、执着以探新的学术风气一定要发扬,而这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参与。
功利化的教育倾向需要警惕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教育实现梦想”,教育问题是本次论坛上学者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与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的大潮中,正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无法让人乐观。”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看来,当下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日渐凸显,应该重新审视当下的教育,他认为,教育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教育首先应该是事业,而不是产业,应试教育等功利化的教育倾向需要警惕。
上海开放大学教授鲍鹏山认为,教育本身承担着两个重要的使命。一是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文明和文化,二是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技术,当前教育的第二个使命已经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过分重视,而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文明,在今天的教育体系里面,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大学教育,这一点都是严重被疏忽和削弱的,但是这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现象亟待改变。
“打好儿童教育的基础,是实现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备人才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朱自强看来,儿童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反思当前的儿童教育,他认为,儿童教育应该摆脱以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回到原点,即童年的身体生活和身体教育,在生活中让儿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
古诗文的教育传承不能中断
在本次论坛中,与会学者也十分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在与会学者看来,在古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教育延续,在今天的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依然不能缺位,在这一过程中,古诗文的教育尤为主要。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童庆炳认为,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字被消解,民族文化就有灭亡的危险。今天我们反复讲要保存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这句话不能变成一句口号,要落到实处,落实到我们的语文教育当中,童庆炳主张,从九年义务教育,一直到大学四年的高等教育,经典古诗文的学习不应该中断。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诗刊》副主编李少君表示,诗歌是一种心灵学习和心灵教育,古典诗词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在我国,诗歌尤其是古典诗词不仅仅是文学,它包含了哲学和历史,包含了价值观。相对于西方文学追求外在超越,诗学是一种“心学”,它是一种修心、不断挑战,追求的是一种内在超越。千百年来,古典诗词在社会教化、陶冶心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鲍鹏山认为,当前教育可以也应该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寻求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系统,通过这一文化系统能够让我们获得精神皈依,通过文化经典的教育与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才得以延续而不中断。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