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舆情频道> 青岛舆情 > 正文

青岛投10亿加速教育信息化 学生用上电子书包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臧旭平 2015-01-08 06:15:36 字号:A- A+

青岛投10亿加速教育信息化 学生用上电子书包

青岛投10亿加速教育信息化 学生用上电子书包

    我市投入10亿余元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设 60多所学校用上电子书包

    核心提示

    pad课堂、未来教室、翻转课堂、专递课堂……2014年里,校园里的新鲜词不少,这些新鲜词都是青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缩影,信息化的教学软硬件早已不局限在城市学校里,有了互联网、笔记本电脑和网上海量的教育资源,山村小学一样可以享受到均衡的教育资源、听到名师上课。借着信息化、大数据的东风,青岛教育正阔步迈向现代化。

    专递课堂缩小校际差距

    2014年11月中旬,青岛市中小学专递课堂和电子书包建设应用研讨观摩会在青岛市实验小学举行。市实验小学语文老师刘佳佳在自己学校上课,但听课的学生却不局限在一个校园里,定陶路小学的学生坐在自己学校教室里,也能听到这堂精彩的讲课。这种一名老师在同一时间通过视频对不同学校进行同时授课的模式,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专递课堂”,借助的是高速的校园互联网。“这种课堂有助于缩小校际间的差距,均衡教育资源,同时也打破师资力量之间的差距。”刘佳佳认为,专递课堂可以促进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起到不同学校不同学生观点的相互补充和知识面的拓展。

    其实,专递课堂在青岛已经不是新鲜事物,去年李沧区浮山路小学、永安路小学和大枣园小学新学期开学第一堂课就是同时上的。记者在浮山路小学看到,在学校新建成的自动录播教室里,通过网络,三所学校的学生实现了视频互动,一名老师讲课三所学校的学生都能听到,老师们、学生们还可以通过视频互相打招呼。据介绍,目前李沧区39所学校全部配建有自动录播教室,26所学校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覆盖,最多可以保证12所学校的师生同时在线上课,每个学校录制的课程资料全区共享,学生在家里也可以点击观看。

    “未来教室”正式亮相

    没有黑板、粉笔,学生上课用pad、黑板则是四块高清大屏幕,这是青岛沧口学校未来教室的标准配置,走进教室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与普通的教室相比,这个教室就是‘电子教室’,取消了黑板和粉笔,也见不到传统的教科书,老师讲课用的是四块互动液晶4K高清大屏,以及面向分层和分组教学的三块电子互动课桌,还有针对个性化教学而配备的50台iPad电子书包,学生在这里上课,人手一本i-pad。”青岛沧口学校副校长仇立岗介绍,教室里还配有三种功能各异的交互式设备,每个学生配有iPad并不是说上课时间一直在用iPad,而是像用课本一样,iPad就是一种学习工具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此外,在教室里,学生坐的学习桌、学习椅可以左右自由旋转,让过去相对固定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自由。

    目前,市南区大学路小学和胶州市洋河小学,莱西城区水集镇中心小学和农村武备镇中心小学建立了三对“未来教室”,通过“未来教室”连线课堂,先行试点,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的有效办法。据介绍,今年市教育局将为全市420所学校各配备一个专递课堂未来教室,鼓励并促进各区市积极开展专递课堂和电子书包的建设应用。

    一支数码笔活跃一堂课

    手里拿着一支比普通签字笔略粗的笔,开发区香江路第二小学的学生们在一张普通白纸上写字,全班57名学生的书写过程同步出现在教室前方的白板上。记者发现,神奇过程实现的奥秘全在学生手中的笔上,它是一种高科技产品——点阵数码笔,它帮助老师和学生实现了实时互动。课堂上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支点阵笔,上课的王老师要求学生练习《赶海》一课的生字,学生用的就是普通纸质的田字格本,但全班57个学生的书写过程全部投在教室前方的白板上,这让现场听课的老师和家长们都颇为惊讶。另外,王老师还在白板上调出一位学生写的生字并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从本学期开始,开发区香江路第二小学成为全市首个使用点阵数码笔进行数字化教学试点的小学,不管是教师的备课、上课,还是学生的课前课后,都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有了这支笔以后,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改变。”王老师说,在课堂上学生用这支笔写字或者是做题的时候,能有效地跟老师进行互动,这种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就很容易形成了。一名家长表示,刚开始听说学校要搞数字化教育试点,以为是用平板电脑上课有些担心,“用平板电脑对孩子眼睛不好,这个数码笔完全不用担心了。”

    信息化有了资源平台支撑

    有了pad、有了网络这些都是硬件条件,实现精彩课堂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基于这个考虑,市教育局推出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用,学生、老师、教研员和家长都可以凭账号登录,在这个云服务平台上老师可以发布作业改作业,学生可以写作业,家长则可以监督学生,也可以自我学习。青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由市教育局电教馆负责实施,目前暂向11区市的50所学校开放,范围覆盖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包含了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

    市教育局电教馆馆长王旭昌表示,平台将不断优化并扩大覆盖面,到2016年全市百万学生和10万教师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平台分为教研员、老师、学生和家长4种登录通道,其中教研员和老师端口登录后,会有各种教学工具和资料,同时老师端口可以给学生发布作业,学生作业提交后,老师可以在线批改。电教馆主任王旭昌表示,除了发布作业外,老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将一些教学内容推送给特定的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分层学习,同时市教育局还将继续采购和研发一些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老师们则可以把教学资源用在日常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

    “电子书包”在青岛19中试点已经两年了,从最初的笔记本电脑作为学生终端引入课堂,到现在学生们用上了搭载有互动教学平台的pad。两年来,19中的师生们确实在真实地触摸着、感受着信息技术给课堂带来的挑战和变革。“pad课堂增加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和个性化沟通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的学习环境,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去,重建了学生的学习方式。”19中校长李安刚说。

    新闻链接 教育信息化走在全国前列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近几年,我市先后投入了10亿余元,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政策激励和教育信息化,使优质资源共享优先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目前,青岛市已全面建成了涵盖市、区(市)、校三级节点的青岛教育城域网。青岛教育城域网以青岛市教育网络中心为核心,与各区(市)教育网络中心实现千兆互联网光纤接入,与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包含840所小学、232所初中、60所高中、67所职业学校)全部实现光纤接入。市区(市)二级教育网络中心设备齐全、功能完备,实现了主干万兆光纤互联,中心的交换机、防火墙、服务器和存储等设备全部实现了虚拟化。

    青岛市中小学都建成符合标准的校园网,自2011年起,我市连续三年投入1.04亿元,新建、升级736所农村中小学校园网,全部建成高效实用、先进开放、安全可靠的“升级版”校园网。目前,全市中小学有94%的教室配备了“电子白板”实现了“新班班通”,建设完成了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3369个。全市中小学教师用机人手一台。全市学生用机数量为151333台,中学生生机比为4.9:1,小学生生机比为5.8:1。目前,我市中小学校全部实现了校校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目前,全市有60多所学校开展了“电子书包”试点工作,试点学科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生物、科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2014年4月我市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北师大共同组织开展了 “电子书包课堂教学应用模式研究”青岛市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推出了我市教师的优秀课例。(记者 臧旭平)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久久
-

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