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双转移”
从东莞坐车到此次扫黄的重灾区厚街镇,这个“世界鞋业之都”的鞋业广告和工业沙尘一样铺天盖地。
“2014年赚得少,因为都没什么人了……”河南人张明成来东莞十几年了,在朋友的鞋厂做销售,前几年每个月可以稳赚一两万元,去年至今基本就在一万元以内。
“我朋友前几年年收入两三百万元,去年开始不行了,上个百万就不错了。”张明成说。
统计数字中的东莞1000多万人口,绝大多数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截至2013年末的数据,常住人口831.66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38.10万,而真正拥有东莞市户籍的人口只有188.93万。
1月26日,位于厚街三屯工业区的老鞋厂琪胜鞋业门口,柏纷鞋业工厂店正在搞促销活动,这是琪胜的工业旅游转型方式,让游客参观,再打出品牌。
这场促销从去年11月进行到过年之前,除了皮鞋之外,还延伸到包、箱等各种产品,价格均在专卖店售价的1/4左右。
“因为现在卖不出去,才这样甩。”张明成解释道。
琪胜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拥有近1700名员工,隶属于香港海富(国际)有限公司,原先以生产高档男装绅士鞋、休闲鞋、女式时装真皮鞋为主导产品,一度从外贸转向了内销。
2012年,厚街召开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工作会议,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安排了1亿元专项资金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去年,厚街镇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方式,在6月启动“工业旅游”项目。第一批吃螃蟹的琪胜去年销售额增至3000多万元。
“鞋业虽然是垮不了的行业,但是内地鞋厂逐渐多了之后,厚街的生意会失去优势。”东莞屹立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功俊认为。
“东莞一直比较落后,发展基本是靠邻近深圳等地缘优势。”张明成站在灰尘漫天的厚街街道上,为自己闲下来的时间找打发的事儿。“现在都没有生意,只有周末才有人买鞋。”
东莞在1985年被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才撤县设县级市。1988年升为地级市,成了崛起的“广东四小虎”之一,还是全国四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2008年金融危机就遭过重创。
“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比2008年还要严峻一些。”肖功俊称,“2008年提出‘双转移’是因为当时有过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那年之后就基本没有再提过这个政策。”
高新区GDP“副班长”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过后,东莞以外贸为主导的传统经济模式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尤其到了2009年,东莞市的GDP增速骤降至5.3%。
2009年至2011年,东莞GDP增长率连续3年在广东省排名垫底,2012年数据也仍显惨淡,排名倒数第二。
虽然,20世纪80年代的东莞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以电子加工业为例,鼠标、键盘、显示器全部在同一工业区内,可以提供一条龙式的配套服务。
为了方便企业进驻,东莞政府曾一度特设了“来料加工办”,以更好地与企业对接。在这种行政审批制度和服务环境下,不少制造业落户东莞,甚至有台湾、日本、欧美的企业。
据东莞市统计局统计显示,2002年至2004年,东莞市连续3年GDP增长率超20%,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连续多年增长率都在18%以上。
但在东莞市2002年的政府报告中,就提到经济结构正处在优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不多,现代服务业还很薄弱,民营经济综合实力不强,对外资依赖程度过高等,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非常迫切。”
该报告还明确提出了要完成松山湖科技产业园首期开发工程,并表示,松山湖是未来东莞的经济科技中心。
然而,一直发展到2012年,在东莞其他镇区的GDP都达到300亿元时,松山湖的GDP始终未超过200亿元,与广州高新区相差1061.7亿元,甚至在东莞市的排名都是最后一位。
重庆青年报记者在松山湖管委会办公室了解到其在2014年9月制定的“赶超战略”。其中指出了招商引资陷入困境的问题所在——“外资”仅来源于港台,跨国企业占比低;并且,政府独干,难适应发展形势。
“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工业增加率、单位土地产值不高,部分规上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尤其是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这是园区刚刚整理出的年度总结。
“产业升级后,20多个产业园没有什么起色。”肖功俊了解到,“ 比如政府拿钱扶持松山湖产业园,但是其依然空置率高。”
重庆青年报记者在松山湖管委会的总结中看见,其购地项目中确实仍有38个项目、56宗土地未动工建设,土地效益没发挥。
一名当地政府官员表示,去年扫黄之后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他产业起色不明显,但政府财政收入还是有比较大的增长,就是靠对企业查税、补税。
“世界工厂”的明天
1月26日,东莞市政府在当地两会召开前发布了一号文《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坚定制造业强市发展方向,打造国际制造名城。
其中提到,工业总产值由现在的1万亿元向2万亿元跨越,拥有5个千亿元产业集群、25家以上百亿元企业,稳居全国制造业城市第一梯队。
“现在的发展形势不一样了,深圳、广州的企业转移到东莞之后,地价、租金和劳动力工资都太高了。”在大朗镇做印务的肖功俊深有体会。
要说东莞“三来一补”的经济模式,得追溯到1978年,港商在东莞虎门镇创办的全国第一家对外来料加工厂——太平手袋厂。
港商的投资开动了东莞前进的马达,随后深圳的转型则让东莞借势扶摇直上。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早先开始产业转型升级,因此部分加工业流向了紧邻深圳的东莞。
在东莞从农业向工业转变的过程中,大量依靠外来的企业力量,本土的民营经济一直不是很强。很多企业都只是在东莞建立一个研发或生产基地,总部大多不在东莞,像深圳的华为、酷派等就是如此。
肖功俊分析,“ 原先东莞相比深圳具有土地优势,地租便宜,劳动力价格也低廉,对于打工者来说租房也适宜,所以大量流动人口涌入”。
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专家何学彦认为,“ 东莞问题是全国经济转型的缩影,深圳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地缘优势是东莞无法相比的,东莞毕竟属于深圳的辐射范围”。
相比深圳,东莞的品牌如大朗毛织、虎门服装、厚街家具等产业集群,以及搜于特、都市丽人等,始终逊色。
相对于广州、深圳而言,东莞吸引力还是明显不足,其他一些传统工业区内人才缺口更是严重。
另外,东莞在吸引大批外资企业和“新莞人”进驻的过程中,以提供土地作为置换条件。这一政策让东莞提早享受了发展的红利,也过早地透支了其土地资源。
据悉,2012年东莞曾签约引进了一大批项目,但由于受土地、资金、环评等因素制约,很多项目尚未真正落地,引进的重大项目中有34个都存在地指标缺口。
此外,东莞缺失集中性的采购区域,在东莞市区中心,没有一个成规模的集中性交易展示平台,整个东莞也没有所谓的一个标准意义的城市中心。
何学彦认为,过去,需求结构中投资高达30%,现在基础设施总体投资下降,消费需求相应下降,必然需要转换经济增长的台阶,“我估计,到2017年增速甚至会降到7%以下。在2020年左右,新的代替产业进入一个常态,回到7%以上”。
“东莞至少要三四年才会缓过来。”何学彦说。
其中提到,工业总产值由现在的1万亿元向2万亿元跨越,拥有5个千亿元产业集群、25家以上百亿元企业,稳居全国制造业城市第一梯队。
“现在的发展形势不一样了,深圳、广州的企业转移到东莞之后,地价、租金和劳动力工资都太高了。”在大朗镇做印务的肖功俊深有体会。
要说东莞“三来一补”的经济模式,得追溯到1978年,港商在东莞虎门镇创办的全国第一家对外来料加工厂——太平手袋厂。
港商的投资开动了东莞前进的马达,随后深圳的转型则让东莞借势扶摇直上。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早先开始产业转型升级,因此部分加工业流向了紧邻深圳的东莞。
在东莞从农业向工业转变的过程中,大量依靠外来的企业力量,本土的民营经济一直不是很强。很多企业都只是在东莞建立一个研发或生产基地,总部大多不在东莞,像深圳的华为、酷派等就是如此。
肖功俊分析,“ 原先东莞相比深圳具有土地优势,地租便宜,劳动力价格也低廉,对于打工者来说租房也适宜,所以大量流动人口涌入”。
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专家何学彦认为,“ 东莞问题是全国经济转型的缩影,深圳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地缘优势是东莞无法相比的,东莞毕竟属于深圳的辐射范围”。
相比深圳,东莞的品牌如大朗毛织、虎门服装、厚街家具等产业集群,以及搜于特、都市丽人等,始终逊色。
相对于广州、深圳而言,东莞吸引力还是明显不足,其他一些传统工业区内人才缺口更是严重。
另外,东莞在吸引大批外资企业和“新莞人”进驻的过程中,以提供土地作为置换条件。这一政策让东莞提早享受了发展的红利,也过早地透支了其土地资源。
据悉,2012年东莞曾签约引进了一大批项目,但由于受土地、资金、环评等因素制约,很多项目尚未真正落地,引进的重大项目中有34个都存在地指标缺口。
此外,东莞缺失集中性的采购区域,在东莞市区中心,没有一个成规模的集中性交易展示平台,整个东莞也没有所谓的一个标准意义的城市中心。
何学彦认为,过去,需求结构中投资高达30%,现在基础设施总体投资下降,消费需求相应下降,必然需要转换经济增长的台阶,“我估计,到2017年增速甚至会降到7%以下。在2020年左右,新的代替产业进入一个常态,回到7%以上”。
“东莞至少要三四年才会缓过来。”何学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