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舆情频道> 2015> 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 胶东一绝 > 正文

榼子守望者王承厚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 2015-03-05 10:58:23 字号:A- A+

 

    按照我国北方的传统,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吃卡花。常见的有面鱼,表示连年有余;还有元宝,表示招财进宝等等。而做出卡花的器具,就叫做“榼子”。方言里念“ka子”。在即墨市龙山街道王家葛村,“榼子”的制作历史已有200多年,经过历代雕刻师傅的不断总结与改进,以父子相传与师徒相传相结合的方式流传至今,并已形成一整套流程完备的制作技艺。今年50岁的王承厚是这门民间手工技艺的第三代传人。

    20岁开始制作“榼子”,到现在王承厚已经刻了三十个年头。记者来到王承厚家,临近腊月门,王承厚正在忙碌着雕刻“榼子”,一块普普通通的果木,在他的手中经过描描扣扣,很快就会成为刻有双鱼、寿桃、元宝、莲蓬等象征吉祥的图案的民俗工艺品。

    “葛村榼子造型质朴,花样繁多,既具有实用性,又富有装饰性。”王承厚告诉记者,为了让“榼子”这种民间工艺品保持住传统的特点,他和村里的雕刻师傅们拒绝使用可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电钻等工具,仍然沿用着祖辈留下的技艺。

    “在眼下这个工业大生产的时代,这种手工艺品才有真品位,才有稀缺的价值!”王承厚告诉记者,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升温,很多人前来购买“榼子”当作礼品赠送亲友,这种现象使小小的“榼子”再度“热”了起来。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重新回到村中做起了“榼子”。现在王家葛村,有大约50户人家刻“榼子”。

    每天重复着枯燥单一的劳作,一块块没有灵性的木头在王承厚的手中实现了凤凰涅槃,被重新赋予了生命,但不论“榼子”的花样如何改变,世事如何变迁,王承厚将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守住这门传承了200多年的老手艺,继续在方寸之内雕琢人生。文/图 记者 于滈 .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久久
-

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