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舆情频道> 2015> 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 头图轮播 > 正文

独家:探寻青岛非遗 武林瑰宝鸳鸯螳螂拳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徐恺 | 责任编辑:久久 2015-03-06 16:03:46

独家:探寻青岛非遗 孙丛宅与鸳鸯螳螂拳

  鸳鸯螳螂拳第四代传承人孙丛宅和第五代传承人孙日成

     【青岛新闻网独家报道】

     以动作古朴浑厚、技法丰富、无任何虚招闻名的鸳鸯螳螂拳今年12月被国务院正式下文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鸳鸯门派精髓之一的鸳鸯螳螂拳,以其独特的拳法和左右双修的全面训练思想,成为螳螂拳中颇具特色的流派。

     近日,记者实地拜访了鸳鸯螳螂拳第四代传承人、青岛籍老人孙丛宅。孙丛宅,1936年生人,籍贯平度。见面地点约在珠海路街道东海中路社区,此时的孙老正在用毛笔撰写鸳鸯螳螂拳拳谱,每页拳谱上画有各分解动作要领,对于零美术功底的孙老来说肯定下了不少功夫。

     孙丛宅潜心习武70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鸳鸯螳螂拳是鸳鸯门派六大精髓之一,鸳鸯门派还包括鸳鸯内家功、鸳鸯门医术、鸳鸯门长拳、鸳鸯门兵器、鸳鸯门散打。据悉,孙丛宅是第四代弟子中唯一全面继承鸳鸯门派所有精髓的传承人。据了解,中华鸳鸯门派由春秋战国时期白猿所创,源远流长已达2700余年。鸳鸯螳螂拳讲究一招一式皆克敌制胜,技击性很强。同时,鸳鸯螳螂拳以内家功为根基,修身养性,套路动作左右对称,肢体得以全面协调灵活开发,使身体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有很高的健身养生价值。

     孙丛宅9岁投奔哥哥来到青岛,因从小体弱多病,在哥哥朋友的引荐下拜鸳鸯螳螂拳第三代传承人毛丽泉为师,最早考虑的是习武可以强身健体,可谁知世事难料,从1944年到2014年,时光荏苒,从最早习武强身到后来大力弘扬鸳鸯门派精髓,孙丛宅已潜心修炼70余载。

     对于过去,孙老表示,从1944年开始接触鸳鸯螳螂拳,经过数十年的刻苦习练,1964年,到原沧口体校从事教练一职,之后便一直从事鸳鸯螳螂拳的教育和传授工作,桃李满天下。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鸳鸯门派在历代的传承中,一直保持其独树一帜的特色,其中,在收纳徒弟方面更是严谨苛刻,每代掌门所收徒弟屈指可数,孙丛宅的师傅毛丽泉毕生只收了六个徒弟,按照严格的门派规矩,孙丛宅的各方面素质在众师兄中最突出,最终被选为继承人。

     “师傅一直强调,鸳鸯门派讲求忠、孝、礼、义,习练鸳鸯门派的各种拳术决不能随意伤人,当然,决不能接受有恶习的弟子。”孙丛宅如是说。

     虽已年迈,孙老的动作却然矫健。孙丛宅坚持每天在燕岛山公园传授鸳鸯螳螂拳拳术已有数年,他的学生中包括公务员、国企员工、酒店大厨、银行经理、外国友人,“高学历、高素质”成为孙老追随者们的代名词。

     清晨6点上山,8点半回家吃早饭,早饭后写拳谱,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鸳鸯螳螂拳。

     说到拳谱,貌似触动了孙老的敏感神经,他告诉记者,鸳鸯门派以前一直讲求言传身教,并未留下太多关于拳术的文字资料。意识到这一点,文化水平并非很高的孙丛宅,用毛笔一笔一划的在竖版稿纸上凭借记忆撰写拳谱,“只要没有别的安排,我一直都是在坚持写拳谱,前前后后也有六年时间了。”

     老舍与鸳鸯螳螂拳

     在与孙老的聊天中,记者还了解到,20世纪30年代,老舍先生在青岛居住期间,经常与鸳鸯螳螂派第三代掌门人毛丽泉先生切磋武功,谈诗论文,留下了一段“文武相会”的佳话。2010年,位于青岛市黄县路的老舍故居成立骆驼祥子博物馆的时候,孙丛宅捐献出当年老舍先生曾用过的兵器及“文武相会”的画卷。

     关于老舍故居,有这样的描述:老舍为文坛巨擘,优雅却不文弱,有侠气。居青岛时,每日晨起练武,风雨无阻。寓所中也摆放着武林中人常用的兵器,刀枪剑戟,皆可运用自如。这是一个文武兼备、刚柔相济的老舍。

     孙丛宅介绍道,《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优秀文学作品响彻大江南北,但有谁知道老舍不仅善文而且能武,他在武侠文学方面的造诣不可小觑。

     带着疑问,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黄县路的老舍故居,故居中关于老舍习武的相关资料十分珍贵。“捐献老舍先生习武的相关文物,是义不容辞的,这对鸳鸯门派来说是莫大荣誉。”孙老表示。

独家:探寻青岛非遗 孙丛宅与鸳鸯螳螂拳

  79岁高龄的孙丛宅打起拳来依然虎虎生威

     二儿接棒孙丛宅

     孙老有三个儿子,从小均习练鸳鸯螳螂拳。“二儿孙日成综合素质更优秀,最终我选他做鸳鸯螳螂拳第五代传承人,希望他继续将鸳鸯门派的深厚底蕴发扬光大。”

     孙日成表示,自己从小就跟着父亲习练鸳鸯螳螂拳,父亲选自己为继承人十分荣幸,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续写鸳鸯门派传奇,让更多的老百姓有机会受益于鸳鸯螳螂拳“练养结合”的精髓,转变门派封闭的观念,普惠大众,在于父亲孙丛宅的商议后决定将鸳鸯螳螂拳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让好东西普惠众生。

     据了解,鸳鸯门派中的六大精髓之一鸳鸯螳螂拳于2009年经市南文广新局审批,正式入选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第四代传承人孙丛宅先生被市南区文广新局授予区级首位传承人,同时本武术项目入选市级201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入选省级非遗名录,2014年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自2008年开始申遗以来,在市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的大力支持下,鸳鸯螳螂拳传习班作为青岛市首个校园“非遗”传习班,走进了青岛市燕儿岛路第一小学,开创青岛市武术进校园的先河,在全市中小学掀起了学习武术的热潮。后又在燕儿岛路第一小学成立了青岛是第一个非遗武术队。近年来又在青岛市实验小学、嘉峪关学校、平安二路小学、西韩小学、山东省第一国际、青岛市太平路小学、敦化路小学、青岛实验初级中学等多所学校开设公益传习班。2012年起每年五月至十月每周六下午在市图书馆西广场开设新市民子女公益传习班。

     延吉路新兴体育馆有个“中华鸳鸯螳螂拳总会文物会馆”,这里是孙丛宅父子经常切磋武艺的地方,父子二人常在此比武交流。与此同时,为发扬鸳鸯门派的博大精神,每周末会有很多鸳鸯螳螂拳爱好者在此跟随孙日常习武学文,孙日成及其团队每年会为至少5000名孩子做拳术培训。

     关于未来,孙丛宅和孙日成最大的愿望是将鸳鸯门派精髓之一的“鸳鸯内家功”发扬光大并申请非遗保护,“接下来的工作还有很多,我和父亲会尽全力将非遗工作落到实处,让更多的鸳鸯螳螂拳爱好者能够有所收获,同时还要做好文化传承工作。”孙日成说。(记者徐恺 实习记者 窦翰)

   独家:探寻青岛非遗 孙丛宅与鸳鸯螳螂拳

  孙日成向记者展示鸳鸯螳螂拳的动作

独家:探寻青岛非遗 孙丛宅与鸳鸯螳螂拳

  孙日成向记者展示鸳鸯螳螂拳的动作

独家:探寻青岛非遗 孙丛宅与鸳鸯螳螂拳

  鸳鸯螳螂拳因形似螳螂而得名

独家:探寻青岛非遗 孙丛宅与鸳鸯螳螂拳

  孙丛宅给儿子修正动作

 独家:探寻青岛非遗 孙丛宅与鸳鸯螳螂拳

  孙丛宅给儿子修正动作

独家:探寻青岛非遗 孙丛宅与鸳鸯螳螂拳

  孙丛宅刀枪剑戟皆运用自如

独家:探寻青岛非遗 孙丛宅与鸳鸯螳螂拳

  每次练武前都要拜关公

独家:探寻青岛非遗 孙丛宅与鸳鸯螳螂拳

  每次练武前都要拜关公

独家:探寻青岛非遗 孙丛宅与鸳鸯螳螂拳

  背诵武德训

独家:探寻青岛非遗 孙丛宅与鸳鸯螳螂拳

独家:探寻青岛非遗 孙丛宅与鸳鸯螳螂拳

独家:探寻青岛非遗 孙丛宅与鸳鸯螳螂拳

独家:探寻青岛非遗 孙丛宅与鸳鸯螳螂拳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