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1日的《人民日报》05版刊发了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在全省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作为官方发声的喉舌,向来以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信息为工作重点,这次刊发山东省省长郭树清的讲话,不仅代表对山东城市发展工作的认可,也是为山东城市发展思路的最有力背书。
作为山东城市发展工作的重要负责人,郭树清对于山东17个城市的发展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山东城市发展的根本
一座好的城市,规划建设很重要,管理也很重要。 管理水平上不去,花再多的钱搞建设,城市的档次也不会高。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管理的目标就是让城市中的人生活幸福、基本满意。搞城市管理不能大而化之,必须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在精准、精细上做文章,针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深入查找原因,拿出好用管用的对策。
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来说,管理工作就是根本,如果不能做好管理工作,那么搞再多的项目,投资再多的资金,都没有办法真正做好城市工作。
为了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山东省省长郭树清提出城市发展的五大重点。
治堵治霾
以治堵治霾为重点
以治堵治霾为重点,抓好现阶段的城市管理。“堵”和“霾”两个问题十分严重而且相互关联。要搞好车流测算、科学设置交通信号和标志、推行错峰出行、对停车和占用道路分时分地收费、分类解决电动车问题。探索各种清洁燃煤办法,减少散煤总量,抓紧电厂锅炉改造,加快老旧车辆淘汰,进一步治理建筑扬尘。
青岛如何做的?
治堵:“十二五”时期,青岛加大未贯通道路大通工程,累计打通市政道路59条,总长度约68.5公里,有力缓解了城市拥堵,提升了市民的出行体验。
今后五年,青岛计划打通39条市政道路,包括杭鞍高架路二期等一批道路工程将组织实施,深圳路等一批未贯通的主次干道路将实现打通。 到“十三五”末完成规划建设的市政道路工程后,青岛城区快速路网服务将实现全覆盖。
治霾:2015年,青岛治霾取得显著成效,PM2.5浓度比去年同期改善20% 。 空气质量状况及改善幅度均居全省前列,前三季度获得省政府考核奖励资金1116万元,治霾取得显著成效。
提高城市安全水平
全面提高城市安全水平
全面提高城市安全水平。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强化车站、地下空间、公园景区、商场超市等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风险管控。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消费品安全风险防控和检验检测。健全城市重大灾害应急预案,建立专业救援队伍,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能力。健全公共安全评价机制,完善重大安全事件的危机管理制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维护公共安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员聚集,违法违规现象经常发生,水、电、气、暖、消防等设施不配套,存在很多风险隐患,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着手处理。
青岛如何做的?
目前,青岛正在加紧推进天网工程建设,这将成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支撑。 5年后,随着天网工程的不断建设,全市所有的单位、设施、场所、道路、小区、村庄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大数据在公共治安活动中运用得越来越多。
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共接入治安监控16000余路,治安卡口161处,交警监控527路,电子警察1045处,视频监控和卡口同比2012年上升了136%和1240%。
健全城市执法体系
健全城市执法体系
健全城市执法体系。当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城管执法依据不足,执法手段有限,处境十分尴尬,城市管理执法也不严格,违法违规行为很普遍。为人民群众创造便利、宽松、舒适的工作、就业、生活环境,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行事。要加强城管必要性重要性的宣传,促成社会共识的形成。必须坚持严格执法,违法必究。与此同时,要加强城市管理干部培训,培养一批理念先进、善于管理的干部。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探索实行综合行政执法,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在街道办事处派驻城管执法人员。
青岛如何做的?
2013年10月开始,由青岛市编委办、市法制办牵头重点在胶州市、黄岛区开展了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并已经列入中央编办试点单位。
2016年2月25日,青岛市政府举行会议,全面部署区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 青岛市将在胶州、黄岛两区市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区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从体制和机制两个层面创新完善行政执法工作,着力解决职责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充分发挥市民和基层组织作用
充分发挥市民和基层组织作用
充分发挥市民和基层组织作用。在城市管理中,政府要承担起责任,同时要发挥好城市市民、法人机构、社区组织的作用。党的领导在城市基层管理中面临的最主要任务,是在经济市场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新形势下,把群众再组织起来,动员企事业单位、新兴社会组织、经营业户、志愿者参与城市管理。特别重要的是支持引导居民自治组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青岛如何做的?
青岛市通过完善《青岛市城市管理考核办法》,采取第三方评价、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对履行城市管理职能情况进行考核,结果向全市公开,并与单位绩效、评优等挂钩,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进行问责。 加大对市民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考核权重,做到城市管理工作好不好,由市民说了算。加快启动《青岛市城市管理条例》立法程序,完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以最严厉的手段对影响市容市貌、城市环境和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零容忍”、重处罚。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加大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完善城市地理信息、交通信息、社会治安、市容市貌等智能化信息系统。全面加强各类基础信息的实时采集,消除信息孤岛,破除信息墙,实现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宽带网络提速降费。
青岛如何做的?
2013年10月,青岛市正式被科技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城市。
根据青岛市出台的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到2016年,智慧青岛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具体目标;到2020年,智慧青岛建设效果全面呈现的中远期目标。规划明确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实施策略和基础建设阶段(2013-2014年)、重点发展阶段(2015-2016年)、全面发展阶段(2017-2020年)实施步骤,强调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建设。
近年来,青岛市从基础建设、产业经济、城市管理、社会民生、资源环境等方面开展了多项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工作。在物联网、智能交通、智慧生活和城市节能减排等相关领域具有雄厚的技术基础。深入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共享,构建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物流、智慧制造、智慧交通体系。 现有包括青岛市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与灾备中心一体化、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等7个示范工程。拥有青岛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数字化园区规划、电子政务系统、智能交通建设与研发等方面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经验。 “数字城市”、“两化融合”、“无线城市”、“3G/4G试点城市”,均走在全国前列。
结语:
管理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工作的“根本”和“基石”,而青岛作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自然是实践城市管理工作的最适合的领军城市。
为响应中央关于城市发展的号召,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城市规划,新的战略部署,需要青岛来承担这一使命,坚信青岛在全省城市管理工作上起到“脊梁”作用。
(凤凰青岛综合整理,部分内容来源:人民日报)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