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民宿的概念很火,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客栈民宿线上注册量总数达到48070家,这其中尚不包含未经正规注册的民宿数量,其中山东就有2820家。而在青岛,朴宿微澜山居、仙居崂山等一批精品民宿品牌也越来越被人们熟知,这些民宿不光给顾客提供住宿的场所,更提供一种独特的文化之旅。
带客人一起体验制作青团
一晚2580元,租价超五星级酒店
“清明节前一个多礼拜,我们的客房就都被订满了,五一节预订要提前半个多月,现在端午节的客房也都订了60、70%。”说起最近几个节假日的房间入住情况,民宿品牌仙居崂山的经理赵越告诉记者,随着旅游进入旺季,仙居崂山的23套院落平时的入驻率能达到70%到90%,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
虽然这些民宿主打原生态生活,但这种所谓的原生态生活跟传统的农家乐截然不同,这种截然不同首先体现在价格上。仙居崂山一共有23套院落,根据院落的大小规格不等,价格也从一晚880元、1580元到2180元不等。同处崂山景区的另一处民宿品牌“朴宿微澜山居”价格同样不菲,其中若水居的房费一晚就要2580元,甚至超过五星级酒店。
不过这些炙手可热的“民宿”同样破除不了旅游住宿业潮汐式的客流状况。“平时我们民宿的入驻率能达到80%左右,但最近三天小长假比较密集,导致平常日的游客人数骤减,最近平常周末的入住率也只能达到30%到40%。”赵越说到,在旅游淡季,这样“无客来住”的尴尬局面几乎是整个住宿业的普遍现象。
朴宿品牌联合创始人、朴宿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喆也表示,住宿业难免会遭遇这种“潮汐式”的客流状况,因此民宿要明确自己的特色,并保持一些相对忠诚的客户。“每年都会有很多客人,专程来我们朴宿微澜山居住上几天,有些是青岛本地的,还有一些来自北京、天津、武汉等地,现在朴宿微澜山居的入驻率比较稳定。”
民宿不光是居住处所,更是一种文化
“民宿”这种形式,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一些农家招待客人的家庭式客栈模式。后来这种家庭式客栈模式传入亚洲,在日本壮大,上世纪80年代在台湾风行,“民宿”一词也由此走进中文世界。
“现在民宿的概念被扩大了,不管是传统小作坊的农家乐,还是非标精品酒店都喜欢冠上民宿的名号,”对于现在炙手可热的民宿概念,刘喆说到,“不过民宿核心的东西是不能变的,它不再是单单提供一个居住的处所,更多的是提供给客人一种房屋主人的文化氛围,其中的核心还是文化。”
说到民宿的文化,赵越同样也深有感触,“一家民宿的气质,首先是要因地制宜的,是一个城市、一种地域的文化缩影。青岛的山与海的自然美景是一大特色,所以我们充分的保留了原始村落的特色,客人走出院落,就能参与到渔村村民的原生态生活,可以跟着村民上山采茶,也可以跟着渔民下海抓鱼。这种亲身体验往往更能引起客人的共鸣,客人也能对我们民宿所传达出来的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有更好的理解,在这样的理解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文化元素,就会得到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
本地精品民宿一开始就定位在有一定文化的中高端知识分子身上,对于民宿的管理也大多采取酒店化标准的专人管理,这样酒店化的标准管理是否会失却民宿本身的意义?对于这样的问题,刘喆认为,“市场不同,定位肯定会有所侧重。传统农家乐完全采用村民自我经营,更原生态,多体验,但精品民宿更多的是强调一种文化感受,而且在服务理念和能力上会更专业。单纯本地村民的经营,短期问题不大,但一旦旅游旺季袭来,用户体验就会有失水准,这对于培养忠诚型顾客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五年方能回本,民宿也要发展多种业态
淡旺季的强烈反差在北方地区的民宿业中普遍存在。怎么培养相对稳定的入住率?“单一的住宿功能对于民宿来说显然不够,只有发展多种业态才能为民宿品牌培养稳定的客户群体。”刘喆告诉记者。
“大多数时候,顾客到达当地后,所能进行的娱乐活动很少,要么是蜗居屋子里,要么就是到附近爬爬山、溜达溜达。迎合当地的乡土特色的文化活动项目比较少,这就弱化了民宿自身的吸引力。”刘喆表示,朴宿微澜山居除了一些基本的爬山、赶海、采茶、作画、抄经等体验式活动之外,也会定期举办主题活动——跟着农家村落里的手艺人学酿酒、做青团小食,带着孩子一起学做蓝染、篆刻橡皮章……这些活动为民宿增加了不少吸引力砝码。赵越也表示,仙居崂山会与周边崂山景区合作,推出一系列独特的旅游体验活动,也会举办艺术沙龙、茶话会的形式,为前来入住的客人提供多种形式的体验。
多种业态综合为民宿增添了不同的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客人的用户体验,这种趋势对于整个民宿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积极的影响。但说到盈利,赵越坦言,“民宿这个领域看上去很美,但挣钱没那么容易。”赵越表示,目前青岛市民宿业能真正实现盈利的很少,大概有七成甚至更多的民宿还处于赔钱培养用户的阶段。“我们仙居崂山的经营情况不错,但因为前期租房、设计、装修投入比较大,再加上日常的运营管理,大概要五年时间才能回本。”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记者 任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