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历年区划调整:2012年布局大青岛(图)

青岛市历年区划调整:2012年布局大青岛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人口约15000人。百年风雨沧桑,青岛行政区划不断调整。

  城市功能定位不断调整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市改为山东省辖市,经过区划调整,1950年全市面积仅210.65平方公里,划分为市南区、市北区、台东区、台西区、四沧区、李村区、浮山区。 1958年9月,山东省委决定将原属昌潍专区的胶南县、胶县,莱阳专区的即墨县划归青岛市管辖。全市为七区三县,即市南区、市北区、台东区、台西区、四方区、沧口区、崂山郊区和胶南县、胶县、即墨县。此后再经1961年、1978年的两次调整,青岛全市总面积为5966.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244.4平方公里。

  从1957年至1981年间,青岛市城市规划确定青岛的城市性质为:具有国防、工业、对外贸易和疗养的多功能城市;轻纺工业、外贸港口、海洋科研和风景旅游城市。

  1994年七区五市定格

  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潍坊地区所属的平度县和烟台地区所属的莱西县自10月1日起划归青岛市管辖。全市区划由此分为市南、市北、四方、沧口、黄岛五区及崂山、即墨、胶县、胶南、莱西、平度六县,全市总面积为10654.1平方公里。后胶县、崂山县、平度县、即墨县、胶南县、莱西县撤县设市、区,成为全国第一个二级城市群。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计划单列以后,滞后的区划格局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建设。1994年5月,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作了重大调整,调整后的区划建制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即墨市、胶州市、胶南市、莱西市、平度市。市区总面积达到1316.27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121021人。

  2012年布局“大青岛”

  2007年11月,青岛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上提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 2011年胶州湾大桥、胶州湾隧道的通车。

  2012年2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青岛未来的空间布局,即“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由此拉开了城市空间发展的大框架,“大青岛”的宏伟版图至此轮廓清晰。2012年11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青岛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市北区、四方区,设立新的市北区,以原市北区、四方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市北区的行政区域;撤销黄岛区、县级胶南市,设立新的黄岛区,以原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黄岛区的行政区域。调整后,青岛市辖6个市辖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阳),代管4个县级市(即墨、胶州、平度、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