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社区医院迎来33名全科医生 心电图只需10元

    社区医生“回炉”变身家庭医生,内外妇幼他全都懂;和家庭签订一份协议,头疼脑热有团队上门免费服务;行动不便没法去医院,心电图、B超等常规体检在家就能做……昨天市北区11所公立卫生服务中心(站)迎来了14支全科医生团队,33名全科医生经过一年的培训后重新上岗,和2000多个家庭签订了服务协议书,全科医生团队将为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特殊人群提供长期的免费上门健康咨询和基本医疗服务,保证每周至少上门一次。

    结对服务签约家庭

    昨日,市北区11所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举行了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启动仪式。 2000多位社区居民参加了启动仪式,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首批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协议。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了位于金华支路上的水清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有一批住在附近的老年人开始了解全科医生团队的具体工作。

    “全科医生团队就是一名全科医生,带着一名公共卫生医生和一名护士,现在第一批服务对象是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市北区卫计局社管办主任厉彦芳介绍说,居民签订的协议一式两份,相当于全科医生和居民结成了对子,居民家中出现了任何健康的问题,一个电话全科医生团队就到家门口了,每周还会享受一次免费的入户服务。

    内外妇幼全都要懂

    “我叫刘正波,协议上有我的电话,身体不舒服不想去医院,可以先给我打个电话。 ”作为水清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36岁的刘正波和公共卫生医师王巧玲、护士长管振萍组成了全科医生团队,周边步行15分钟能够达到的家庭都在服务范围之内。半个小时的功夫,刘正波就收到了50多份签约协议。

    目前,市北区的全科医生从去年的27名增加到了现在的33名,年龄都在30岁左右,大多都是临床专业毕业,又重新“回炉”学习全科医生。 “2006年我在济宁医学院就读的全科医生,毕业后去了以前的市北区人民医院做门诊,为了来当社区的全科医生,又接受了转岗培训。 ”刘正波说,之前有的医生学的是内科,所以没法给病人换药,现在内外妇幼都要懂,还要知道养生和健康知识,上岗的每一位医师都要进行一年的规范化培训,在卫校学习再进入市立医院培训后,才能正式上岗。

    “血压也不高,最近的气色看着不错,你是慢性支气管炎,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这两天天冷穿厚点,别感冒了。 ”记者跟随刘正波团队带着装有血压器、听诊器、血糖仪、抢救药品的药箱,来到了家住保利百合花园6号楼的丁兆翠老人家上门服务。在得知老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后,刘正波和护士管振萍开始进行常规的体检,作为公共卫生医师的王巧玲则对老人的饮食提供一些建议。

    数据可传到大医院

    和家庭建立起契约服务的关系,医生看病也从以前的被动转为主动。厉彦芳介绍,有了全科医生团队后,要求服务“15分钟”圈,即凡是步行15分钟可以达到的家庭都在服务范围内,签约后全家人都可以享受到上门服务。

    记者了解到,去年市北区共投入了580万元,其中投入医疗设备430万元,为公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了5类376件设施设备。今年市北区还专门配备了便携式B超机器、便携式心电图仪等设备。 “不用非去医院做心电图,我们的医生入户就能做,一个心电图只需要10块钱。 ”厉彦芳说。

    市北区的社区卫生中心还将引入“远程心电图”。“如果居民的心脏不舒服,还找不出原因来,我们的全科医生可以拿着便携式的仪器入户测心电图,当场就能将数据通过网络传给中心医院,再由专家级的医生看完心电图后给予反馈,全科医生再建议居民是否去医院就诊。 ”市北区卫计局局长万泽娟介绍,今年市北区将继续加大力度投入到社区卫生中心的全科医生团队建设,上门入户都是免费,只有买药的时候需要居民掏钱。

    另据悉,市北区卫计局正在和市内的大医院进行协商,去年已经和市立医院、山大齐鲁医院签订了协议,邀请专家来社区定期坐诊,借此给全科医生团队更多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整体水平,今年还将继续和青大附院、中心医院协商进行合作。

    相关链接

    11家社区医院牵手全科医生

    小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安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安路街道丹东路社区卫生服务站镇江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辽源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敦化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安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肥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浮山新区街道富源二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四方街道开化路社区卫生服务站水清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