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岛城已查处1933起食安违法案件 152人刑拘

  农产品批批检测;“明厨亮灶”工程让市民吃得放心;集中烧烤点和无烟烧烤示范街解决了露天烧烤这一监管“老大难”问题……一系列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治理举措得到了市民的认同。青岛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2015-2016年度,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平均值为83.19%,比2014年的73.1%提高了10.09个百分点。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全市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6.52%;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基地农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地产蔬菜、果品、茶叶等种植业农产品禁限用农药、畜产品中“瘦肉精”、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检测合格率达到100%。其中,农业部、省农业厅和青岛市三级抽检青岛地产农产品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舌尖上的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青岛建立完善公安、食安、农安“三安联动”工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违法案件1933起,取缔无证生产经营业户510家,责令整改问题单位16037家,罚没款1795万元,实施举报奖励28人,奖励金额6.09万元。公安机关侦办食品类犯罪案件42起,采取刑拘强制措施152人,打掉“四黑”窝点18个,涉案总值232万元。

  市政府将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纳入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启动民生领域专项治理行动,市治理总指挥部连续3年专门制定出台了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措施和计划。抓源头监管,有效实施农产品产地证明和自检证明制度;自今年5月1日开始,全域禁止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市畜牧部门全面落实建档管理制度,约6万养殖场户实现网上建档和《一本通》管理;建设5处大型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00多吨。市渔业监管部门强化渔用投入品监管和海产品追溯制度建设。

  同时,完善驻场监管,在3大批发市场设立监管所的基础上,又在28家批发市场、128家农贸市场设立驻场监管员,实施专人驻场式监管;深化市场质量保证金制度,全市共有113个市场上交质量保证金1488万元;落实严格的退市制度,对80多家经营业户实施了退市;继续实施严格的检验检测和销毁制度,检出并销毁不合格农产品180余吨。针对网络订餐新兴业态,加大监督检查,规范外卖经营行为监管。

  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青岛通过设置参观走廊、安装摄像头、连接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实施阳光监控。67家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了“车间亮化”;162家中型以上商场超市全部设立现场制售视频监控系统;6433家大中型餐饮单位和学校幼儿园实现了“明厨亮灶”全覆盖,亮化单位抽检合格率接近100%。继续深化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截至目前,全市25600家获证餐饮服务单位已有20245家通过量化分级评定。

  制订各业态日常监管目录,全面推行“清单化”管理,青岛制定了小作坊监管办法,对其实施备案管理,规划建设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园区10处,除符合持证条件业户外,经批准的621家市场内2109户食品摊贩全部实施备案,备案率100%。制定了小餐饮监管办法,将5000余家无证小餐饮纳入规范化管理。对全市280多名畜禽收购贩运经纪人进行监管,切断“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来源链条。

  通过一键查询,市民购买的食品和药品可以实现全过程信息追溯。全市3335家规范化农药经营用户全部纳入青岛市农药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进行监管;畜牧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也已全面运行。在全市主要的大中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在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推行了“一票通”,目前全市已有2801家生产企业实现了产销追溯“一票通”,178家大中型商场超市实现了物联网可追溯。建立并开通了全省首个开放性食品追溯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全市1300家企业已完成入网注册和审核工作。(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李 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