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辟除谣言,建设和谐网络》王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的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相较于古时的信件传播,现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而这恰恰也是网络成为一把双刃剑的帮凶。
如今,打开手机、电脑,形形色色的信息无孔不入。各式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地朝我们袭来,这时,你是否会问自己一句:“这是真的吗?”我们又是否有辨别真假的能力呢?如果这是假的你又会怎么做呢?
百度百科上解释,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传言。所以,谣言是一些人臆想、编篡的,是一传十十传百的结果。恰好,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又为谣言的散布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在人们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又有多少次“变质”,我们不得而知。当谣言散播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动动手指”便会使谣言扩散,让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迷茫、焦虑、恐惧中。甚者,当谣言内容具体到某个人时,那便大概率会变成网暴,“人肉”、谩骂......而被推向“处刑台”的人轻则抑郁,重则精神崩溃从而轻生,一条无辜的生命就此陨落......
就拿前段时间很火的“胖猫”事件来说,起因是一名网名“胖猫”的男子因感情问题在重庆跳江身亡。随后,其“胖猫”的姐姐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大量其关于女友谭某的私密信息、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等。由此,一些被故意放大、带有情感引导、畸形的言论出现,一个接着一个的谣言在网络上传播,导致谭某遭到了大量的恶意评论、辱骂、网暴、人身威胁......经警方调查,谭某与“胖猫”的恋爱关系属实,但其经济往来不构成诈骗。最终,谭某与“胖猫”的家庭达成和解,并归还了经济差距。在此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少数网友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盲目跟风,对谭某进行责骂与攻击,导致谣言扑面而来,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一个人很容易被许多人牵着鼻子走,人们总是被一些声音大的言论所迷惑,不假思索地认为声音大、数量多的言论就是正确的。这也正是谣言“壮大”的原因。
由此可见,谣言可能给个人、给社会带来很严重的危害。所以,当我们接触到一条信息时,先停下你点击转发和评论的手,让我们先保持冷静,静下心来问问自己:这是真的吗?判别一条信息真假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我们应注意发布者信息,若是非官方发布,我们更要抱着存疑的态度看待信息;其次,我们要多注意标题是否含有夸张、情感引导等词汇,这些标题往往缺乏可信的来源与证据支持,存在故意引导的嫌疑;最后,我们要从多方面搜索判断,聆听更多声音,我们应该多加借助一些官方的平台与账号,搜索关键词,求证核实,辨别真相。
“让谣言止于智者。”当你确定一条信息是谣言时,你便应该及时制止谣言的散布,承担起社会公民的责任。你可以动动手指进入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向官方反应这条信息的真假性,耐心等待官方通报,官方打假,使人更加信服。其次,向周边的亲朋好友表明这条谣言的存在,让更多人参与到打假谣言的行动中来。最后,如果谣言对公众造成严重的影响,可以联系当地的执法机构,利用法律手段寻求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例如,在2023年6月,一则“女幼师给幼儿园男童喂避孕药”的新闻出现。引发广泛传播,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随后,山西太原公安机关紧急立案,迅速依法调查,查明真相,对背后造谣者田某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其造谣网络账号采取关停措施。及时制止了谣言的散布,安抚了群众的情绪。使其谣言并未对其女幼师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由此,我们在遇见谣言时要积极制止,避免造成更大影响。
网络辟谣尤为重要,维护信息的真实性,消除公众疑惑,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相处。帮助公众更好的辨别信息的真假,共同维护真实信息的传播和公信力。同时,作为青少年的我,也会积极承担起社会主力军的责任,在网络上接触到一条信息时,会第一时间辨别信息的真假,如果确定为谣言时,会及时向相关部门反应,遏制谣言的传播,建设清朗社会。
让我们携起手来,承担起公民的责任,共同抵制谣言,积极辟谣,努力建设一个清朗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