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舆情频道 > > 正文

板蓝根成“万能神药” 网民纠结要不要买?

来源:四川在线-- 2013-04-09 09:23:11 字号:TT

  网上舆情要览:从非典到H1N1流感,再到H7N9,板蓝根成为“万能神药”引发了网友热议以及恶搞。先不论板蓝根对于H7N9的预防是否真的有效,单看网络上走红的“板蓝根体”的吐槽,说明这种不带任何详细说明的“文件宣布型”防治技术方案的出台毫无说服力,而这反映的正是政府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应急机制的漏洞。

  新闻背景:

  近期一些地方的卫生部门提出H7N9禽流感预防的指导办法,包括高危人群服用板蓝根冲剂等中成药等预防手段,部分地区板蓝根脱销。而在网络上,许多人对板蓝根是否有这么神表示质疑,一些“板蓝根体”的调侃因此走红,例如“但愿人长久,相伴板蓝根”,“清明时节雨纷纷,全民服用板蓝根”,“人生得意须尽欢,再喝一杯板蓝根”……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新京报》表示,不要盲目服用板蓝根来预防H7N9病毒感染。此外,国家卫计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中国非处方药协会专家孙忠实也认为,板蓝根对H7N9到底有没有作用,并没有经过循证医学的检验,不提倡人们盲目吃这个药作为预防。

  媒体论道:

  何时不再纠结要不要买板蓝根

  那到底买,还是不买呢?截至4月6日晚11时,约7.5万名网友接受了新浪网调查,其中,48.1%的网友表示“会”,44.3%“不会”,7.6%“没想好”。从调查看,近半数网友还是“宁可信其有”,购买一些以备不时之需。2003年“非典”的时候,就已经炒作过板蓝根,现在又卷土重来,可这些人还是信了,为啥呢?

  买不买板蓝根,看似小事,却折射出医疗保障安全感的问题。近半数网友会买,是担心板蓝根果真有效,可到时候政府却不能保障供应,市场价格必然节节攀高。2003年“非典”时疯抢板蓝根和醋,仍然让大家心有余悸。

  要消除买不买板蓝根的焦虑,就必须重塑群众对医疗保障的信心。如果医疗保障不到位,人们势必缺少安全感,潜意识就会以防万一,有备无患。如果人们相信政府能够保障板蓝根的供应,不用找关系,不用花高价钱就能买到,谁会现在就买呢?尤其是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对于必需药品,如果政府公共财政能够果断出手,该免费提供时就免费,该干预价格时就干预,从而带给公众充分保障,那么就不会发生“疯抢”现象。

  买不买板蓝根,其实只是敏感时期检验医疗保障安全感的特例。用充分的医疗保障,消解人们的后顾之忧,这是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应有之义。这些,还包括大病保险、特殊疾病免费治疗等其他医疗保障措施。医疗若能保障百姓,就会化解人们对疾病的恐惧,让人们安心工作,快乐生活。医疗若能保障百姓,人们就不会把钱存起来以备生病之需,有钱不敢花的状态必然会有所改观,可以释放一部分消费潜力,促进“扩大内需”。可以说,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所幸的是,经过“非典”的历练,比起十年前,政府对付禽流感的经验丰富了许多,保障措施也充足了许多。44.3%的网友表示不会购买板蓝根,既说明人们日渐理性,也说明了对医疗保障的安全感有所提升。我们相信,只要一如既往地公开信息,持之以恒地强化保障,“买不买板蓝根”就不至于成为一个纠结的问题。(红网 毛天祥)

  何必着急推广“板蓝根”

  为大众提供一些避免H7N9病毒感染的方法,应建立在科学严谨的态度上。

  H7N9病毒,这是时下最牵动人心的名词之一。虽然,目前发现的H7N9病毒的感染者并不算多,但其表现出来的极高的致死率,却足以令人警觉。

  近期一些地方的卫生部门提出H7N9禽流感预防的指导办法,包括高危人群服用板蓝根冲剂等中成药等预防手段,部分地区板蓝根脱销。而在网络上,许多人对板蓝根是否有这么神表示质疑,一些“板蓝根体”的调侃因此走红,例如“但愿人长久,相伴板蓝根”,“清明时节雨纷纷,全民服用板蓝根”,“人生得意须尽欢,再喝一杯板蓝根”……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新京报》表示,不要盲目服用板蓝根来预防H7N9病毒感染。此外,国家卫计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中国非处方药协会专家孙忠实也认为,板蓝根对H7N9到底有没有作用,并没有经过循证医学的检验,不提倡人们盲目吃这个药作为预防。

  应该说,专家的表态是非常严谨的。毕竟H7N9病毒是一个新发病毒,人们对其特性还不是很清楚,过去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药物对于病毒没有特别明确的效果,在一个新发的病毒面前,建议人们用一个不确定的药物作为预防的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板蓝根作为中药,虽然有研究证实其对于一些流感病毒有一定的疗效,但应该看到,其效果也仅仅局限在“一定”这样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上。而且,在中医领域,病毒归属于外邪之中,对于外邪,中医又有“风寒暑湿”不同的归类。不同属性的外邪,或者外邪在人体上表现出来的不同属性,必须要采用不同的驱散外邪(病毒)的办法。

  也就是说,没有一种中药会对所有的病毒都有效。板蓝根在中药中属于清热解毒的药物,主要针对属性偏热的病毒,可是H7N9病毒是不是在患者身上表现为“热邪”的特性现在还未可知,在这样的前提下,有一个省的卫生厅就提示大家服用板蓝根来预防H7N9病毒,显然值得斟酌。假如H7N9病毒最后表现出来的恰恰是“寒邪”的属性,服用板蓝根甚至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面对可能的病毒疫情,医学人士和卫生部门的确应该积极为大众提供一些避免感染的方法,但这应该建立在一个科学严谨的态度上,而不是以一种类推甚至是有病乱投医的态度,给人们提出一些还没有得到证实的方法。事实上,病毒世界虽然多变,但其传播却有着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在我们国家,经过非典,我们的公共卫生水平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H7N9病毒来了,虽然具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从自身做起,注意公共卫生,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接触可能的传染源,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开H7N9病毒的侵扰。(新京报 郑山海)

  荒唐何止板蓝根?

  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第1版)》,数省、市跟进公布本地方案,板蓝根冲剂赫然在目。尽管 @央视新闻 说:“除安慰剂效应而外,板蓝根未被证实有疗效,其副作用却不可忽视……”,却仍有部分地方政府为板蓝根背书。焦虑的民众,无论出于信任,或不信任,都有抢购的冲动。

  质疑板蓝根的人,包括许多职业医生甚至部分中医师,质疑范围也不限于板蓝根。尽管中药曾被SARS防治指挥部接受,但没有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中药对SARS的疗效。而SARS过后,对中医的政策性扶持却逐渐成为卫生管理部门的主流。

  这导致了尴尬甚至危险的局面。多地中医药管理局针对H7N9推出的中医药诊疗方案,似乎在表明:重大疫情前,中医药局不能无所作为。

  然而,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防治SARS中药筛选过程全记录》中可以看到,对H7N9相关处方的筛选,与SARS的处方相似度极高。且不说这些处方对SARS的疗效无法实证,即便这些处方对不同流感(乃至SARS)都同样有效,又何必像西医研制疫苗一样,专门发文对待呢?一如常例不就可以了么?

  可是,这些处方,在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上,都缺少有说服力的科研证据。地方中医局提交的方案,目的是“为探索和发挥中医药在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的作用”,可究竟是探索还是发挥,哪些是探索、哪些是发挥,都没有明确论述,既无需证实,也无法证伪。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纯属打哈哈。急症面前理应分秒必争,多一天、多一个人采用无效的诊疗方案,就可能误人性命。对患者来说,中西医的不同治疗方案,本来就可能是二选一。谁有权力做如此大规模的安慰剂“演习”?谁又对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负责?

  从保全与发展中医药角度讲,首先需要经得起推敲的研究、论证。中医药局对近年来有毒重金属、马兜铃成分致肾病、国内外说明书差异、成分与实际不符等强力质疑保持沉默,仅强调“国粹”、“民族传统”符号属性,甚至指不同声音为“民族虚无主义”、“盲目效仿西方”,显然不是一个医药卫生机构应有的态度和做法。

  自1913年“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 “中医废存”经百年论争,充满了经济利益、意识形态及政治考量。今天的中医药,由于专利自有,评估主观,已经是一个利益巨大的营利性行业,溢价可观。

  如果中医不能与西医在市场化的公开竞争中,依靠患者在信息充分前提下,经过充分比较与选择,赢得一席之地,它能走多远?说到底,中医究竟是为了治病救人而存在,还是为了存在而存在?对比同为东方文化、同样有本土传统医药的日韩、蒙古等国本土传统医药和西医的关系,我国中西医之间的暧昧状态表明,我们对现代化的整体诚意和能力判断,还有待提高。(长江商报 金波)

  板蓝根背后的应急机制漏洞

  从非典到H1N1流感,再到H7N9,板蓝根成为“万能神药”引发了网友热议以及恶搞。先不论板蓝根对于H7N9的预防是否真的有效,单看网络上走红的“板蓝根体”的吐槽,说明这种不带任何详细说明的“文件宣布型”防治技术方案的出台毫无说服力,而这反映的正是政府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应急机制的漏洞。

  漏洞其一体现在地方政府的灵敏度不够。3月31日,上海即发现首例H7N9禽流感病毒的感染者,4月3日江苏省出现首例人感染病例,随即江苏省卫生厅出台防治方案。而在3月31日至4月3日期间,江苏省并未宣布有任何预防应急措施,对于处在春季流感高发时期、又与上海同处三角洲,江苏政府应急机制的灵敏度显然不够高。反观台湾,据《联合报》的报道,大陆一出现H7N9禽流感疫情,台湾多个县市即启动预防、检疫及应急救治机制。对比之下也就不难理解一旦疫情出现,政府便只能在仓促的“事后预防”方案中毫无解释地拉出“板蓝根”三个字凑数了,有没有作用暂且不明,但政治知道至少板蓝根吃不死人。

  在“板蓝根热潮”中政府应急机制漏洞还体现在信息的不畅通。无论是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还是卫生部的《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工作原则”一项都没有明确提出“信息公开”。目前H7N9到底蔓延到什么地步?板蓝根在药理上为什么可以防治H7N9?这种药理在传播的现状下是否有足够的预防能力?这些信息都是隐晦不明的。而在面对极易造成社会心理恐慌的流感时,信息的缺位往往比完全公开会产生更大的“社会负能量”——政府公信力的下降、防治方案说服力降低甚至引发更大的社会恐慌。而不论在社会发展的什么时代,摧毁我们的往往就是恐慌本身。

  此外,板蓝根成为“万能药”也反映了政府在应急机制中方案出台的不严谨,不够人性化。殊不知古语就有“是药三分毒”,板蓝根必然也不例外。比如寒性体质且体弱的人,喝板蓝根会伤害身体的正气。长时间服用板蓝根还会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脏解毒能力下降,出现消化和造血系统损害。中医还讲究时令、地域、个体差异,药不对症反而对身体有害。所以,即使板蓝根对防治H7N9有益,那也并非人人适合。政府在预防方案加上“谨遵医嘱”或“根据个人体质选择”一类的提示是不是更人性化呢?

  总而言之,“板蓝根热”除了网友恶搞这一表象之外,还显示出了政府在突发疫情应急机制上的漏洞。我想只要切实解决了这些问题,“板蓝根”也就不会每次流感都很“忙”了。(四川在线)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