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舆情频道> 2015> 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 胶东一绝 > 正文

探寻青岛非遗 胶东一绝饽饽榼子(组图)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徐恺 2015-03-04 15:24:30 字号:A- A+

独家:探寻青岛非遗 胶东一绝饽饽榼子(组图)

   【青岛新闻网独家报道】

    青岛新闻网2月2日讯近日,青岛市民40年收藏5300余个“饽饽榼子”的新闻在网上掀起热议。据悉,该市民已被确定为收藏“饽饽榼子”数量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提到青岛的榼子,即墨葛村最有发言权,整个葛村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榼子作坊。作为非遗项目,“葛村榼子”的传承人王承厚,专心从事榼子制作技艺三十多年,所做饽饽榼子深受客户欢迎。

    榼子制作单调乏味

    临近年关,即墨葛村的王承厚开始了一年最忙碌的时候,订购榼子的客户呈现井喷,通宵赶活再所难免,这对纯手工制作榼子的王承厚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记者见到王承厚的时候,他满身木屑还未来得及清理,朴实的装扮,根本看不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葛村榼子”传人。

    王承厚的榼子工作室设在自己的农家小院,南屋储藏原材料,主要是优质梨木,北屋则是工作区域,工作室和成品榼子都在这里。近40种不同类型的刻刀、各式纸板模子、锤子剪子……各种工具规整的摊在地上,而一段粗壮结实的原木墩就是陪伴了王承厚多年的简易工作台。

    为了赶活,王承厚已连续多日没有好好休息了,疲倦神态溢于言表。16岁就开始学做榼子的王承厚来年就52岁了,致力榼子技艺三十余年,获得客户和村民公认的“好人品加好技术”。

    谈感受,王承厚概括为“枯燥、乏味、精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制作各式榼子已成为王承厚毕生的事业。单调乏味的重复工作,王承厚的大脑中时常会出现放弃的念头,每当说到这里,他总是皱着眉头、心事重重,这个决定似乎对于王承厚来说是痛苦的、很难决定的。“每当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都感觉是不负责任的。”他说。

    选料、构思、画轮廓、一层层雕刻,每一步王承厚都倍加小心,只要刻错一步就会前功尽弃。长时间的低头雕刻,使年过五旬的王承厚背更弯了,布满老茧的双手记录了王承厚的榼子之路。

    制作过程中,偶尔出现的工艺突破时常会给王承厚带来小小的惊喜。王承厚介绍道:“最考验一个榼子艺人基本功的是福字反刻本领。”

    榼子备受胶东百姓欢迎

    资料显示,按照我国北方的传统,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吃“榼花”馒头,制作“榼花”的工具在胶东半岛称为 “饽饽榼子”,学名叫“食印”,即“面食印模”。

    “饽饽榼子”有木质、陶制、石头和锡等材质,纹饰有金银锭、如意头、寿桃、石榴和荔枝等模型。逢年过节,人们将生面食塞入其内然后再倒出来就出现各式各样的面食。其最早的实物藏品为汉代,是贵族祭祀专用,并非面食专用,之后流入民间。

    榼子选用梨木、枣木等果树木较多,极少有黄杨等名贵木头。图案有荷花、老虎、狮子、麒麟、石榴、蝉、小燕子、福、寿、禧、元宝、铜钱等较多,也有少量陶土制作的榼子,图案也很丰富。

    胶东人做面食具有较强的艺术性,用上“榼子”模具,做出来的面食近似于浮雕艺术。胶东地区有用面食祭海的习俗,渔妇们在饽饽上做上鱼、虾、蟹、贝、花卉或鸡、燕等动、植物面塑,形象逼真,造型美观,使人乐于观赏,不忍心吃掉。

    有的饽饽还颇具“抽象派”风格,用“回”字型、“寿”字型的不同组合表达了吉祥、福寿的祝愿,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胶东人都要“榼巧果”纪念牛郎织女天河相会。在一块30多厘米长的果木立方料中,有一串七个模子,每个模子直径约2.5厘米,不同的七种图案,小巧玲珑。装好面榼出来,在锅里干烙,出锅后串成别致的“项链”挂在孩子的脖子上,既好吃又好看。据说吃过七果能使人尤其是女孩心灵手巧。

     望晚辈续写榼子传奇

    葛村榼子延续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经过雕刻师傅们的改进与完善,已形成一整套流程完备的制作技艺。记者了解到,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升温,很多人购买榼子是作为文化礼品馈赠亲友,榼子工艺品逐渐成为社会稀缺价值,因而倍受青睐。

    对于葛村榼子的传承和未来,王承厚认为,有现实问题的存在,但总体来看还是比较乐观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在工业发达、科技进步的当下,许多高科技设备已经取代人工操作,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自己所喜欢的行业,大都无心从事老手艺传承。

    不过令王承厚欣喜的是,目前在河南当兵的儿子对榼子制作技艺颇感兴趣。“他从小就在我的熏陶下接触榼子技艺,有一定的基础,可以独立完成榼子制作,但离熟练程度还有差距。只要他对此感兴趣我就有信心把他带出来。”王承厚如是说。(记者徐恺 实习记者 窦翰)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久久
-

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