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舆情频道 > 头条 > 正文

今日舆情解读:鲁迅文章被调整不宜过度解读

来源:手机看新闻-- 2013-09-06 13:45:25 字号:TT

一、热点事件概述

  近日有媒体爆料,今年5月出版的人教版七年级(初一)语文教材中,鲁迅文章《风筝》也消失了,意味着人教版教材彻底没有了鲁迅作品。对此,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解释称,教材的文章替换只是根据教学难度进行的技术层面的调整,网上“人教版语文教材删除鲁迅文章”为标题的稿件为失实报道。

  据介绍,目前,人教版初中义务教育语文教材里,依旧有鲁迅先生的6篇文章,所占比例仍是国内作家最多的。根本不存在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一说。

二、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各类媒体报道走势图

9月3日以来“教材删除鲁迅文章”话题媒体关注度

9月3日以来“教材删除鲁迅文章”话题微博关注度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9月4日,一则“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鲁迅文章的去与留再次成为大众讨论话题,引发强烈关注。网民对此也高度关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相继推出#教材删除鲁迅文章#、#鲁迅#的相关话题,其相关微博超过400万条。与此同时,各大网站对此纷纷进行报道和转载,话题相关舆情热度快速升温。

4日下午,人民教育出版社通过微博对此消息进行澄清,称对于门户首页“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删除鲁迅教材”为标题的失实报道,表示遗憾。目前为止,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7-9年级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有6篇之多,基本上每一册都有,依然居作家之首位。该条微博进一步引爆相关舆情的快速增长。

4日当天,话题相关网络新闻超过700篇,相关微博数量超过4.2万条。

5日上午,新浪网通过@头条新闻就发表了容易引起歧义的报道向人教社和网友深表歉意,并称将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至此,舆情热度开始出现回落。

截至9月5日14时,话题相关网络新闻147篇,相关微博数量超过2.2万条。数据显示,话题相关舆情热度已呈逐渐回落趋势。

三、相关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网民热议:当下社会需要鲁迅

不赞成删除鲁迅作品

王旭明(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要命的语文#坚决不赞成删除教材中鲁迅作品数量和初中生阅读不宜过于深刻的观点。当下不少编教材的以一己之浅薄揣度鲁迅之深刻并殃及学生,恶俗!1、众学科中惟语文能减负,否则中华文化断之无疑。2、当下问题是如何编出真正的语文教材和改革教学方法。3、中国需要鲁迅,中小学生必须学会深刻。

阎晶明(文学评论家):我上中学时教材里收的是《友邦惊诧论》等文章,的确难懂。但,《夏三虫》读不懂吗?《灯下漫笔》深刻吗?《夜颂》不是一篇绝美的抒情文章吗?我觉得问题的关键不是怕不懂,是像鲁迅说的,我们有没有勇气让青少年也通过读鲁迅去直面“惨淡的人生”!

网民“一片绿叶”:教材淡化减少鲁迅文章不可取!如果退出更不应该。是读着教材上鲁迅的作品长大的,思想性,艺术性,情节妙写等都给人很大的启迪。教材改革削减鲁迅的文章应非常慎重!

官方在封杀鲁迅

网民“宝记饼铺”:七年级语文课本大修改,官方说不好理解。我们上七年级的时候也学这些课文,为什么我们就学的了?鲁迅先生是受我们尊敬的文豪,而不是被教育所驾驭的傀儡。鲁迅文章都是经典,为什么要封杀呢?

网民“qp_yiyi”:世上本没有深刻,深刻得久了,也便下岗了!

同意教材调整, 鲁迅文章不适合初中生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喜欢鲁迅,但也觉得鲁迅的文字不大适合选人中小学教材。我们这个民族杀气太重,戾气太重。

管平潮(作家,《仙剑奇侠传》等小说作者):人教版语文教材删掉鲁迅文章 专家称过于深刻——看评论很多悲叹者,但我却非常赞同。初中时就觉得鲁迅的课文过于晦涩(个别除外),那时对语文印象不好就因鲁迅课文。初中生只不过和小孩隔层壁,最重要是体验文学之美,培养兴趣而不是讲政治论沧桑。我不上语文课后才体会到文字之美。有同感的吗?

网民“海之蓝”:以为读鲁迅作品可以塑造独立人格、抽取批判精神是一厢情愿的想法。鲁迅作品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虽有“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遑论,但多数都是理性并深刻。现在读过鲁迅作品的人又如何呢,他们不是有了独立人格与批判精神,而是“逢事必反”的厌世,将网络暴动视作舆论,既不理性,更无深刻。

今天的社会需要鲁迅

网民“樱淘丸子88”:鲁迅的思想有普适性。鲁迅的精神是中华永远前进的动力;鲁迅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柱石;鲁迅的文法是文学战士的榜样;鲁迅的语言是既简练又有力量的特色语言。总之,截止现今尚无文章能超越鲁迅者。这就是鲁迅在广大读者心目中力量,不朽的象征。

网民“江潍”:当下社会鲁迅的文章比任何都真实!这个社会更需要鲁迅!

网民“陈洋”:鲁迅先生的文章让人顿悟,非常深刻,值得学生一学!

新浪相关报道涉嫌网络造谣

网民“愚法官”:针对昨天部分媒体报道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删除鲁迅教材”的报道,昨日,人教社在官方微博称此类报道是失实报道,“表示遗憾。”“部分媒体”网络造谣寻衅滋事,该不该拘留?

网民“马千里咨询”(深圳市旁园文化工作室 创始人兼首席咨询师):鲁迅又火了。新浪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删除教材”为题的报道已经人教社亲自辟谣而新浪致歉。这不是重点,人教社说新浪是“失实报道”,而新浪则说是“引起歧义的报道”。好吧,引起歧义、失实报道、假消息算不算谣言?在谣言认定、谣言处罚都无标准的前提下打击谣言,这事儿不仅很蹊跷还很扯淡。

2.媒体评论:鲁迅文章被删不宜过度解读

对鲁迅需要尊重但不迷信

中国青年网评论认为,教科书对于孩子而言有着重要的引导价值,教科书里收录什么样的文章,意味着我们的孩子会被教育成什么样的人。所以,鲁迅文章被删引起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孩子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经远远不止教科书这一个渠道,丰富的课外读物选择以及互联网技术导致的信息全覆盖让他们拥有了更广阔的求知空间。借鲁迅文章被删的时机更适合谈论鲁迅被神话的背景与诱因,一位作家的价值在于其立场,也在于其文本贡献。尊重但不迷信鲁迅,学习但不崇拜鲁迅,这才符合鲁迅一贯倡导的立场。

鲁迅作品的去留要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长江网评论指出: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正是白话文刚刚起步的阶段,文白参杂让我们这些熟悉了现代白话的学生很难接受,而过于强烈的时代感则让我们很难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涵义。因此,鲁迅先生的文章在语文教材中开始逐年递减,人教版语文教材逐步删去了具有强烈批判精神和强烈时代感的文章,留下的文章诸如《从百草园到三位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都是文笔优美、充满童趣的优秀散文,这些文章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更容易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学生学起来也更加轻松。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讲这样的改动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不管教材如何改变,都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教学规律,多选择优秀的大家文章,让学生感受中华语言之美,传承中华民族之魂,这是语文教材编著者编辑语文教材的重要职责。

四川文明网评论认为,淡化深刻性作品,增加趣味性作品,比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魏巍的《我的老师》、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是对语文教学规律、阅读对象的充分尊重,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积极落实,也是对语文教材选编的返璞归真的改革和纠正。这样做不是不尊重鲁迅等名家,而是对其作品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对待,等到孩子们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再去用心阅读,显然比这种捆绑式阅读有效很多。尊重孩子,尊重规律也是当下的语文教材应该承载的重要任务。孩子喜欢这比什么都重要!让语文教材走出思想化的约束,走向信息化和开阔化;让语文教材走出成人思维,回归唯美和童心;让语文教材走出僵化,走向轻松与活泼。在互联网时代这是再正常不过、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鲁迅的批判精神今天很稀缺

《三秦都市报》评论指出:鲁迅作品已成为当代语文教学的标志性符号。虽然鲁迅文白相间的文字对今天许多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阅读障碍,但鲁迅嫉恶如仇、决不妥协的批判精神却是当今十分稀缺的精神资源。人们之所以力挺鲁迅在语文课本中“独大”除了鲁迅文字的自身魅力,更源于对批判精神稀缺的深深焦虑。许多人把“精神的传承”一味押在鲁迅作品身上,恰恰证明我们的教育、社会环境,在培养独立思考人格方面的缺陷。而这才是我们追寻鲁迅思想时最需反思的关键。

鲁迅的精神不会退出

荆楚网评论认为,我们要理解鲁迅精神的实质。鲁迅精神的实质是质疑、批判和斗争精神。鲁迅以自己的笔为匕首、为投枪,犀利的笔锋直指社会的阴暗面。用今天的话说,鲁迅是舆论监督的意见领袖。我们要弘扬时代精神,要弘扬主旋律,就不能讳疾忌医、得过且过,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要直面问题、刮骨疗毒。很多人说,如今的填鸭式教育使得孩子们丧失了质疑精神,不敢质疑现状、不敢质疑大师、不敢质疑权威,而质疑精神正是创新精神的原动力。如果没有质疑,又如何去发现问题,如何去想办法解决问题?鲁迅作品的适当退出或许不可避免,但鲁迅精神绝不能退出。

《西安晚报》评论指出:删除鲁迅挡不住公众对鲁迅其人其文的阅读,无损于鲁迅的伟大。不可否认的是,鲁迅是我国近代史上最具批判和革命精神的知识分子,代表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气节和风度。鲁迅对于中国近现代文学的贡献不可抹杀,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的那些经典文章也不会消逝。站在这个层面讲,鲁迅存不存在于教材之中只是一种存在形式。无关其他。

为什么鲁迅热会如此持久?

《南方日报》评论《读鲁迅,不必从娃娃抓起》指出: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鲁迅的一篇文章被删,又引起鲁迅文章该不该保留的讨论热。这种热似乎过一段时间就要冒一回,因为近年来,多个版本的教材中鲁迅的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这再次证明鲁迅不同于一般作家。实际上,并不只是中学课本删除鲁迅文章的新闻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讨论鲁迅,鲁迅的讨论热其实一直就没有离开过中国的舆论场。至少有两个原因能够解释为什么鲁迅热会持久:其一,鲁迅曾经是被奉上神坛的人物,有相当一段时间鲁迅的书享受的是领袖著作一样的“待遇”。今天社会的主流中坚阶层对鲁迅有着复杂的感情,不论他们反对还是追捧都绕不开鲁迅。其二,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文学大师,鲁迅对现实的深度介入和强烈的社会批判让他的作品历久弥新,人们很容易就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现实对应,这让他成了一种代表着批判精神的符号。在当下中国他的符号价值从未消失。

鲁迅文章去留已经不是一个作家少上一篇文章的问题,而是要不要继承鲁迅遗产的问题。人们担心如果鲁迅在教科书里的文章越来越少,其重要性也就越来越弱,今后的孩子们似乎就不知道鲁迅是谁了。

鲁迅作品闪耀着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

《青岛日报》评论指出:鲁迅和中国梦的关系很大,鲁迅的所有对时弊的批判都源自他对中国梦的追求。“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他心中的中国梦,美好、坦诚、公平、正义、忠实、谦逊、发达、富足、圆满、大同,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在上世纪20世纪30年代,鲁迅以其充满批判精神的文笔在期待、憧憬、追逐着自己心中的中国梦,虽然他使用的方法在今天有些人看来感觉很另类,虽然他走的是一条最不易被人理解、最难走的路。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非但没有过时,鲁迅作品非但没有不合时宜,反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闪耀着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

3. 人教社:教材删除鲁迅文章并非因其不合社会主旋律

针对网络上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一说,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解释称,“人教版语文教材删除鲁迅文章”这一说法是很不准确的。本次教材的文章替换只是根据教学难度进行的技术层面的调整。据介绍,目前人教版初中义务教育语文教材里依旧有鲁迅的6篇文章,所占比例仍是国内作家最多的。

面对网络上“鲁迅文章退出是因为‘鲁迅的文章与时代脱节’‘鲁迅文章所体现的思想是社会的阴暗面,与社会主旋律格调不一致’”的批评之声,人教社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网络名人根据错误的解读进行连篇累牍的反驳是很不负责的。按照现行做法,语文教科书每年再版都会做一些微调,每隔一个周期都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一来吸收新的文学成果,二来紧跟社会变化。“主要根据教学一线老师、学生的反馈,来做一些技术层面的调整。与其他因素无关。”据悉,此次人民教育出版社对新教材的修订也有说明,其修订原则为落实2011版新课标要求。

4. 专家:鲁迅文章对初中生“过于深刻”

“删除鲁迅的一些作品,我认为是正常的编辑思路。”青年作家赵瑜认为,初中的孩子大部分还停留在语言的基础训练以及修辞训练上,接触的内容不宜过于深刻,重在接地气,有常识,且有趣味。鲁迅的很多文章是他40岁以后写的,内容不适合初中生阅读。拿这篇《风筝》来说,写于鲁迅44岁时,生活的经历和思想的深广已经让这时期的鲁迅对过往的事情有了深沉的思索和反省。文章看似从在北京看风筝写起,却用浓笔写出了故乡放风筝的细细的情景。

再比如,“《伤逝》、《祥林嫂》等文章不是孩子们能感知的。”赵瑜认为,鲁迅是以一个成年人的价值观来评价世事,鲁迅的种种好应该是成年后才能体味。“让孩子过早接触鲁迅不如让他们接触宫崎骏、自然科学以及课外活动。”赵瑜认为,初中生的阅读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多在知识、孩子气等浅表层面,“一定年龄进行一定的阅读。”

5. 网络调查:你赞同鲁迅退出语文教材么?

6.那些年,我们一起学过的鲁迅

四、舆情点评

9月4日,一则“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强烈关注。随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面否认,称“人教版语文教材删除鲁迅文章”这一说法是很不准确的。本次教材的文章替换只是根据教学难度进行的技术层面的调整。

鲁迅文章的去与留一直是大众热议话题。早在2010年,全国各省陆续启动“高中课改”,鲁迅的《药》等经典文章被删除,被称作“鲁迅文章大撤退”。当时就有很多网友认为,删除大量经典作品无论对于老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不利。有网友为鲁迅“叫屈”:“为什么踢掉鲁迅先生这么好的文章,从小他的文章就是重点学习的内容,现在突然来个大转弯,真的是对学生好吗?”还有网友认为,教育需要改革,可是有点矫枉过正。

而据人教社回应,目前人教版初中义务教育语文教材里,依旧有鲁迅的6篇文章,所占比例仍是国内作家最多的。对此,腾讯微博调侃称“鲁迅伯伯没有告别小伙伴呀”。鲁迅撤离,只是虚惊一场。

鲁迅文章《风筝》在调整后从教材中消失,再度将鲁迅文章的去与留话题推到台前。新浪网发起一项名为“你赞同鲁迅退出语文教材么”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网民表示反对。网民表示,鲁迅的作品是经典,代表“民族魂”。中国之声微评论也认为,今天我们可能更加需要鲁迅。无论是针砭时弊还是对于国人劣根性的剖析,鲁迅都是我们民族最好的医生。

通过此次“鲁迅文章被删除”事件,不难看出鲁迅的作品在国人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有评论指出,许多人把“精神的传承”一味押在鲁迅作品身上,恰恰证明我们的教育、社会环境,在培养独立思考人格方面的缺陷。而这才是我们追寻鲁迅思想时最需反思的关键。

多年来,语文教材一直为社会所诟病,有评论指出,语文教材的变动也吸引着公众的视线,这次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变化同样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然而,不管教材如何改变,都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教学规律,多选择优秀的大家文章,让学生感受中华语言之美,传承中华民族之魂,这是语文教材编著者编辑语文教材的重要职责。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