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舆情频道>头条> > 正文

中介服务:你岂能这么“任性”?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刘涵哲 2019-09-20 19:35:26 字号:A- A+

企业信用明码标价,“贯标”奖励进了中介口袋,收费不合理、耗时长、垄断经营等乱象令企业大叫其苦。

最近,咨询公司隔三差五的“骚扰”电话让刘先生不胜其烦。

“我之前咨询过企业知识产权‘贯标’的办理事宜,现在快到下半年申报时间了,中介几乎天天来电问我‘考虑得如何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刘先生所说的“贯标”,指的是企业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根据市知识产权局、市财政局去年12月印发的2019年度青岛市企业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奖励资金申报指南,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可获得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刘先生对照了一下申报条件,企业基本都符合,唯独缺少一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一证书如何认证?刘先生咨询青岛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工作人员说,这一证书由国家认监委批准的从事知识产权认证的机构颁发。“青岛有哪几家能办理?”“我们不指定机构,您可以到国家认监委网站查询。”然而,刘先生并没有在网站上查询到公开的认证机构信息,经过多方打听,他找到了青岛本地的几家认证机构和咨询代理公司,经咨询,几家机构的认证费用在2万元至5万元不等。

刘先生最终放弃了“贯标”申报。“10万元的奖励有一大部分进了中介和认证机构的口袋,这么高的收费,还要企业搭上时间精力准备材料,实在不值得折腾。中介这么积极主动地天天联系我申请‘贯标’,还不是因为有利可图?”刘先生说,“政府出台政策的本意是奖励资助企业,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能力,结果企业没得到激励,却反哺了中介。”

今年年初,青岛一家电气公司的负责人宋先生曾想申报企业信用评级,但最终却因“对中介随意买卖信誉不满”而作罢。

“听说企业获得AAA信用等级认证后,可以在招投标中加分,还有利于争取机构风投、融资和银行贷款。但这个信用认证不是政府部门来做,只能找中介办理。”宋先生说,他找到了青岛的一家咨询公司,业务人员给他发来了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包括营业执照、三年财务报表、纳税证明、社保缴费证明等。与此同时,这位业务人员还热情地给宋先生“支招”:“企业财务方面不都有两个账嘛,你就提供那个‘好看’的就行。”听到这些话,宋先生询问“如果企业存在不良信用记录或者失信行为是否能申报”,业务人员毫不避讳地说:“正常申报3A的费用是1.8万元左右,有不良记录的要加钱,视情况要3万元至5万元。”据了解,这只是初次申报的费用,证书在3年有效期内,每年都要复查;有效期过后,再次申请还要花费1万元以上。

“连企业信用都能明码标价,还有什么信誉可言?”宋先生认为,这样的信用评级不仅失去了权威性和公信力,有关部门对这一等级证书的认可,又间接导致了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

宋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大到环境影响评价、消防设计审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小到设备质量检测、法人变更等,公司多是找中介办理。“比如公司生产的低压配电箱,需要通过质量认证部门的3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自己办理很难通过,找代理机构就顺利得多;再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材料五六百页,企业自己根本无从下手,只能找中介。”宋先生说。

“中介什么都能办,没有中介什么都办不成。”宋先生的话不仅反映了中介存在的必要性,也折射出中介市场的不规范。一方面,随着简政放权力度加大,大量技术性服务被下放到中介机构,中介服务让企业从一些繁琐的审批、认证材料中解脱出来,中介机构在承接部分政府审批事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中介市场也存在收费不合理、耗时长、垄断经营等乱象,增加了企业和群众的负担,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为了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我市也有过积极探索。2017年,青岛市行政审批网上“中介超市”启用,采取中介机构网上入驻方式,为企业提供咨询评价、设计审查、评估测量、检测服务等四大类22种中介服务。社会投资项目单位可以根据中介机构的收费标准、服务评价、资质资格等,直接在“中介超市”选取中介机构,也可以采取网上竞价方式选取中介机构。

但是,当记者向采访对象们提到“中介超市”时,大部分人表示“没听说过”,有些则认为“‘中介超市’只是在形式上把中介机构集合起来,没什么实质改变”。

民建青岛市委在对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的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反映经营中所需证件的办理与年审必须通过中介机构,自己办理非常困难,中介服务变成了行政审批最重要的前置环节;也有企业反映项目审批特别是投资项目涉及中介事项较多、办理时间长,项目主体在办理手续时多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中介环节;还有一些企业反映,虽然现在有些中介可以自由选择,但中介市场竞争不充分,部分领域可选择中介服务机构少仍是突出问题。

记者点评:消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

近年来,一些行政机关将权力放给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但是,有专家指出,所谓的“放权”其实还是把权力从自己的左手交给右手。并且,一些审批权力摇身一变,跳出了政府的壳,沾上了市场的边,收费的自由度更大了。如此一来,群众和企业办理相关业务的经济负担没有实质性减轻,政府为企业减负添力的改革目标仍然受阻。

消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整治规范中介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行政机关与其主办、主管、挂靠的中介机构、协会商会彻底“脱钩”,切断其利益链条和身份依附,这样才能切实杜绝“文件兜圈子、找人绕弯子、办事撂挑子、审批收费转场子”的“两层皮”现象,使中介服务走向良性发展之路。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邱正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

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