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无人清扫、无导向标识、无公共厕所、建筑垃圾堆积、项目侵绿、修坟建坟、人文景观破败不堪……近日,一些市民向本报舆论监督热线这样描述他们常去游览的浮山生态公园。
浮山山脉横跨市南、市北、崂山三区,绿线保护范围面积共计698.98公顷,是我市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山林绿地,被誉为“城市绿肺”。2016年,浮山生态公园建成开放。“浮山变成了生态公园,市民又多了一处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从当年市民在网上的留言可以看出这片“城市绿肺”变身为“生态公园”时来自青岛人的喜悦。
然而,三年过后,浮山生态公园的景象却像是“半拉子工程”,与“公园”二字难言匹配。
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短腿”,距离“公园标准”还需跷跷脚
浮山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公里,地跨市南、市北、崂山三区。
市南区域位于浮山西部,以银川西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山体,地理坐标约为市南软件园及浮山香苑附近区域。
市北区域位于浮山西北部,以银川西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山体,地理坐标约为浮山后及樱花小镇徐家东山区域。
崂山区域涉及金家岭、山东头、王家麦岛、徐家麦岛、大麦岛、大埠东、小埠东、北村八个社区,地理坐标约为青岛大学至山东头(浮山前)及国信体育场南(浮山后)区域。
整个浮山片区跨度大,大小进山口约20余个。近日,记者从市南软件园、青大一路、市北浮山生态园(银川西路口)、崂山浮山生态园(银川东路口、梅岭西路口)等处分5次进山实地调查采访,发现普遍存在公厕、垃圾桶、导向牌等最基本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的问题。
浮山上的垃圾桶周边脏乱
记者从市南软件园和青大一路两个入口进山,山路主要为石砌台阶。市南软件园入口,山路整洁,垃圾桶布点均匀;青大一路入口,三四米宽的山道被丛林树木遮蔽,仅剩两米宽,无人修剪,上山的台阶几乎被砂石、落叶、杂草覆盖,无人打扫,整个登山通道仅有两个垃圾桶,垃圾桶满满当当,垃圾桶周边到处是随意丢弃的垃圾。青岛福利院后面有一处泄洪水库,在拦截坝下到处是啤酒瓶、矿泉水瓶及塑料袋。
从银川西路市北区入口进山,记者发现沿途主要为水泥缓坡通道,整个山路仅在半山腰的凉亭设置一个垃圾桶,同样是垃圾满溢。而在崂山区梅岭西路入口,山东头2号水库拦截坝处堆积着不少建筑垃圾。
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了常年习惯在浮山运动的市民刘先生。“整个浮山基本没有公共卫生间,乱丢垃圾、随地大小便的现象严重。”刘先生说,“连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都没有,这哪算是公园?”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这5条主要的进山通道沿途均未设置导向标识,道路具体通向哪里、哪个片区有什么看点、怎样出山等,没有任何示意图。
“因山林岔路口多,不熟悉路线的登山者就只能跟着感觉走了。”一位爬浮山的市民对此表示,“感觉不像是城市里的山头公园,尤其是看到一些私自开垦的菜地,更感觉不像公园了。”
浮山管理没有统一标准,“一个区一个样”遭人质疑
浮山是青岛这座城市的“绿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年来关于浮山保护的呼声从未间断。我市曾在2015年专门作出了《浮山城市生态公园总体规划》。该《规划》以“一环三园八景群”为规划结构,按照“市级统筹、宏观调控、属地管理、区管为主”的原则,市南、市北、崂山三区分别开展浮山西、北、南三个分区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建设工作。其中,市南区打造“绚彩、康体、休闲”主题山体公园,市北区建设“一带、十路、十二景”,崂山区则是打造“二带、三区、七线、九峰十八景”。
“从浮山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看,是要把三个区三张图统一起来,最终诠释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一位关注浮山生态公园建设的大学老师告诉记者,从浮山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情况看,没有实现整体划一,“虽说这么一大片山体公园,不同区域必然是不同的建设样式,但是,总体感觉缺少统一性,没有章法。”
崂山区浮山生态园足球场立体停车场闲置
记者实地探访看到,崂山区辖区的浮山部分山体建有柏油马路、登山跑道、观景湖、运动场等,市南、市北辖区的浮山西部、北部,山体道路则以石头、水泥路为主。
浮山的管理也缺少统一标准。据知情人士介绍,2015年,原隶属市城乡建设委的浮山管理处与市南、市北、崂山三区就浮山保护管理工作签订了交接备忘。自2015年1月1日起,遵循属地化原则,浮山保护管理权整体移交至三区政府,并纳入各区绿化、建设、管理范畴。管理权移交后,原市城乡建设委主要承担浮山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具体工作,负责浮山总体规划编制。作为责任主体,三区政府承担浮山土地补偿、生态公园建设、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山林防火等工作。青岛市启动机构改革后,浮山管理处的相关职能移交到市园林和林业局,目前实际承接浮山管理职能的主要是市南区、市北区和崂山区。
“这种分属市南、市北、崂山三区管理的模式,导致了整个浮山生态公园‘一区一个样’,建设、管理缺少统一标准的问题尤为突出。”接受采访的一位大学老师举例说,以浮山分布的垃圾桶为例,三个区三种样式,其中市南、市北垃圾桶投放量明显不足。
“听着‘生态公园’的名字是一种感觉,但是到不同进出口看看,却是另一种感觉。”一位市民建议说,“三区是否可以建立联动机制,统筹浮山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管理,形成较为统一的标准,让‘浮山城市生态公园’这一称号,不是停在规划图纸上,而是摆在市民的眼前。”
防火设施亟待完善,黑松死亡、山顶被损等现象应引起重视
“森林防火非儿戏,我们在爬浮山时看到烟盒丢弃在草丛里。”有市民向本报记者反映说,“浮山号称公园,但让人感觉这里还是一种缺乏管理的荒山。非森林防火期时,照旧挂着禁止入内的牌子,让市民上山不知该怎么走。森林防火期,市民也可以想办法上山,也没有相关设施检测是否携带火种上山。防火措施到底是严还是松,让人不明白。”
记者在位于银川西路与同乐三路交会处附近的进山口看到,门口挂着“禁止入内”的牌子。有公示牌上面写着:“根据政府要求,浮山生态园全面封山,向西走100米为进山口”,另一块牌子的内容是市政府发布的《关于严禁在森林高火险区野外用火的通知》。有市民对此质疑说:“根据防火通知‘每年11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为森林防火期’,可是,我们9月来就禁止入内,现在还是封闭大门。”
“防火设施不是在门口挂个公示牌那么简单,保护好市区的这片‘绿肺’需要为浮山的防火规划、布局和装备一些防火设备。”有市民说,“浮山出入口比较多,各出入口的防火措施有紧有松,需要统筹管理一下了。”
市民赵女士家距离崂山区管辖的浮山生态园区域不远。“这里建了篮球、足球、排球等16个体育场,现在基本是闲置状态。”赵女士告诉记者,“按照森林防火规定,一年有7个月属于森林防火期。封山时这些体育场也就被闲置了,感觉挺浪费的。”
近日,赵女士再度致电本报反映浮山有不少黑松干枯死去。她还提出,浮山多处登山台阶修到半道就断了,因为没有登山台阶,浮山山顶的植被和稀薄的土壤被登山者踩踏严重,好多地方岩石裸露,这种破坏是无法修复的,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记者点评:“生态公园”要名副其实
关于浮山的管理,无论是历史上遗留的修坟建坟、集体山林用地权属等老问题,还是作为生态公园遇到的垃圾清扫不及时、无导向标识、无公共厕所等新问题,这些新老问题的叠加都让原先地理意义上的浮山山头成为当下有关部门急需攻克的“山头”。
城市公园的生命力在于一颗跳动的“绿心”,保护与开放关系的和谐统一,是这颗“绿心”搏动的基础。从目前浮山生态公园的建设和管理看,这一基础亟待进一步“打牢”。
当下全市正在发起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作为青岛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山林绿地,浮山的管理不能再“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了,而应该统一规划建设及管理标准,变三区的“断章”为一张蓝图上的“序曲”,为城市的绿色未来“画像”。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邱正